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年工程 |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建设近日开工,全球招商推介同时启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30 16: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8日上午的青岛港,气氛热烈,彩旗招展,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开工暨全球招商推介仪式在这里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仪式并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主持仪式。



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致辞

    百余名身着橙色、蓝色制服的港口工人齐聚在场地,共同迎接这一刻;场边,挖掘机、卡车等装备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投入到建设中来。会场内外,写有“港通四海 陆连八方 口碑天下 辉映全球”的大幅标语牌是所有港区人共同的目标,也寄予着青岛对邮轮母港区的深情厚望。

    仪式上,青岛市政府与山东港口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市北区政府分别和14个项目签约。

    上午10点52分,王清宪郑重宣布: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开工,全球招商推介正式启动。

    一百多年前,青岛港奠基时,没有人会想到,当年这个小小的渔村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中心地带,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土。

    霍高原、薛庆国、祝华、孙立杰、李伟、李奉利出席。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是青岛市依托青岛港老港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市委、市政府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着眼未来百年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拥有9公里长的港口岸线和4.2平方公里宝贵土地,规划总建筑规模539万平方米。该区域的转型改造是城市历史城区更新发展的重大平台。



去年,青岛委托曾担任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的吴志强院士团队,完成了《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整合)暨启动区修规与单体方案设计》。规划团队从设计理念、业态策划、血脉联通、绿地生态、文化旅游、智慧城市、运营策略等七个方面,描绘了一个集聚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为一体的国际港城新蓝图。划分为活力时尚板块—乐海坊、海洋探索主题板块—探海坊、邮轮高端服务板块—尚海坊、海洋创新融合板块—通海坊、综合配套宜居板块—居海坊,多板块交相辉映,按照近、中、远期进行更新改造,逐步完成大港港区全面转型升级。未来将建设成为我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核心区。


荡逾百年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向未来远航


一百多年前,青岛从大港发端,港口与这座城市始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荣。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青岛正着眼未来,以国际邮轮母港区为依托,打造下一个百年历史传承的新地标,让百年老港区焕发时代光彩。



从沧桑中走来


1891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1892年,青岛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青岛栈桥开始兴建。此外,在青岛河入海口以南兴建“衙门桥”码头。这两座码头的兴建,是青岛建港的开端。


1901年,大港开工建设。1901年,后海以原大鲍岛码头为基础修筑的小港投入使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激活了青岛的贸易,带来源源不断的货流与人流,被形容为“舳舻相属,万里连樯,风帆遮海”。


1904年3月,建成一号码头北岸5个泊位,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青岛大港最早宣布对外开放的码头。


1906年,胶州湾内大港二号、四号、五号(部分)码头先后建成,有6条港内专线铁路和胶济铁路相通,并与山东及华北大片地域的铁路、公路相连成网,青岛港渐成规模,青岛与周边联系日益密切。


1929年,青岛设特别市,青岛港随之发展壮大。1936年2月建成了三号码头。


1945年至1949年,青岛港共建6座码头,36个泊位,1949年吞吐量达到72万吨。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港真正成为人民的港口。随之修复扩建了战乱中被破坏的码头,业务范围、吞吐能力不断扩大。


1973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


1974年开工建设八号码头。


1977年建成青岛港客运站。


1978年吞吐量达2002万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青岛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港被时代推到了开放的最前沿,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在对老港区进行改造的同时,青岛港战略重点逐步跨海西移。


1983年,我国第一座20万吨级原油输出码头——前湾一期工程开工,1990年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前湾一期工程两个2万吨级杂货泊位简易投产。


进入新世纪后,青岛吹响了“挺进西海岸”的号角,强力推进前湾新区建设,使青岛港横跨胶州湾,摆脱了老港区吞吐能力有限的束缚,为以后的重大布局调整和战略发展夯实了根基。


200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亿吨,成为新崛起的国际亿吨大港。


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5亿吨。



百年名港的崭新航程



青岛邮轮港区的设计以三大动力、血脉连通为主要手段,塑造活力之星、未来之港。追溯历史文脉、继承文化精髓、留驻青岛记忆;引爆爆点项目、吸引人流汇集、激活片区活力;延续激活热度、带动思想创新、保障长久发展。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将依托百年老港优质资源,集聚邮轮旅游、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四大产业,发展成为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元素集聚地,滋养青年人成长、发展、创业的新平台,建设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青岛)的核心区。


规划方案将邮轮母港区划分为乐海坊、探海坊、尚海坊、通海坊、居海坊等五大片区,按照近、中、远期进行更新改造,逐步完成大港港区全面转型升级。

1.乐海坊(启动区)为活力时尚主题板块,规划功能为创新文化消费、购物餐饮、商务办公、旅游集散和邮轮配套服务设施,引领青岛时尚创新产业,成为宜业宜游的聚集地。开发利用筒仓、仓库等工业仓储建筑,在留下历史记忆的同时赋予新的内涵和功能。利用1号码头现有筒仓打造筒仓酒店、筒仓展览中心;利用2号码头仓库打造餐饮集市;在1号码头和2号码头之间陆域打造青岛源文化中心综合博览馆;在1号码头和2号码头之间海域利用高科技光影打造“青岛之光”;结合地铁2号线邮轮母港站及其周边的大港新天地等项目建设商务办公、旅游集散、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综合体。



2.探海坊为海洋探索主题板块,围绕海洋总部经济,培育新兴海洋及离岸金融等产业,发展海洋经济,规划1处360-380米超高层标志性建筑。



3.尚海坊为邮轮高端服务板块,规划建设邮轮总部、国际学校等,打造高端国际邮轮旅游目的地,提高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服务水平。



4.通海坊为海洋创新融合板块,规划1处面向未来海洋发展的海洋科技主题展示馆,完善国际邮轮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功能,优化青岛海洋旅游体系。



5.居海坊为综合配套宜居板块,着眼宜居宜业宜游,营造良好创业工作生活环境。


同时,保留港区内现有铁路专用线、码头岸线、验潮站、胶澳海关等工业、历史文化遗存,留住百年港口记忆。

      作为青岛历史起航的原点,青岛港老港区承载着“万里连樯、风帆遮海”的航运记忆,但在不少青岛人心里,老青岛的风情与唯一一个中国主城区码头的优势,可能更多被遮蔽在狭窄的街道与货运码头的扬尘之下。

而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的建设无疑是这片老港区的历史转机。

2015年5月正式投产运营的青岛邮轮母港,开启了港口转型的步伐。随着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叠加,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的建设也不断加速,“邮轮经济”的新时代画卷正在青岛徐徐展开。

其实,邮轮之于青岛的意义,不仅仅是高端旅游、高端服务业,也不仅仅在于拉动老城区的完善升级,更在于推动青岛的高质量开放。

邮轮经济是“黄金水道”、是高附加值行业、吸引高价值群体,但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的规划设计,并不局限在邮轮上,而是让邮轮成为投向青岛的一个石子,激起航运、贸易、金融等涟漪,最终目的还是放大青岛的开放优势。未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将成为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元素聚集地,滋养青年人成长、发展、创业的新平台,努力建设我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核心区。

开放需要载体,硬件的载体是城市空间、软件的载体是城市功能。

城市:迈阿密

譬如有着“世界邮轮之都”的迈阿密,除了便利的海运与空运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外,更重要的其实在于迈阿密是仅次于纽约排名第二的美国金融城市,也是美国最大的国际性银行聚集地,还是美国航空公司、迪士尼、埃克森美孚、联邦快递、微软等公司企业的总部所在。

金融、贸易、媒体、娱乐、艺术等诸多要素汇聚在一起,这才有了世界邮轮之都的蓬勃力量。

而像国内邮轮产业“第一梯队”中的佼佼者,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也是从有着20多年历史的滚装码头转型而来,能够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邮轮母港,与上海的金融优势、以及长三角的消费观念、收入水平等是分不开的;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依托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而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深圳招商蛇口邮轮母港的发展底气则在于粤港澳大湾区;配套的服务设施、商业综合体是邮轮经济产业链的关键。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青岛要发展邮轮产业,不仅因为母港本身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看中的更是邮轮产业的高附加值和产业带动能力,以邮轮港区为“爆破点”,让老港区的品质高起来,档次提起来,与青岛的开放发展大势合起来。这其实也与邮轮母港的兴盛相辅相成,因为邮轮产业针对的当然不能只是“青岛大妈”兜儿里的钱,服务的对象也不可能只是老城区的原住民,而是高收入群体,而要留住他们,就得有相应的金融、贸易等配套设施。

而且,青岛本身也有着各种先天和后天的优势。

从硬件来看,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所在的区域,正是承载青岛百年发展记忆的开放见证者,众多带有欧式风情、历史韵味的老建筑,造就了青岛独特的城市景观。位于市区、交通便利、风情独特,种种优势让青岛的老城区先天具备发展高端旅游、高端服务业的土壤。

从软件来看,一系列国家战略的落地,“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下,青岛的开放优势不断强化,围绕开放衍生而出的金融服务、航运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态正在青岛集聚,青岛的城市功能已经做好了承接更高端业态的准备。

2019年9月10日,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从青岛母港起航

邮轮经济是个引子,引爆的是青岛老城区的优势资源。

不可否认,由于近几十年来青岛的发展重心东移,高收入群体、高附加值产业也随之离开,老城区的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实际上是在不断“降级”,这成了老城区一直想振兴但却难以振兴的根本原因。邮轮经济正是在青岛城市功能已经具备条件、城市硬件也契合产业需求的基础上,破解老城区发展困境、增添青岛开放优势的不二选择,无论从解决当下的发展问题、还是立足长远的开放大势,邮轮经济与青岛发展都显得十分“门当户对”。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的一系列规划,正是通过最表层的邮轮经济,以此带动产业链深层的金融贸易、智慧创新、商务文化等产业发展,让高端产业带来高收入,而高收入群体正是邮轮经济的目标客户。

而且邮轮本身作为一种“外向型”的高端旅游方式,在让青岛吸引更多高层次国际旅客之外,也能串联起船公司、餐饮、演艺、仓储物流等一整条邮轮产业链,进而衍生出航企总部、船舶经纪、船舶融资、跨境电商、全球集采中心、航运贸易融资与保险等周边产业的发展机会,最终推动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打造


编 辑 / 招生就业办


爱旅行,不跟随,邮轮带你看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