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请为邮轮投资人投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1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声音传递历史

用历史激励前行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中交城投房地产事业部党委党史广播站(第三期)音频作品,征集活动开始投票啦,我司四个音频作品均入围。接下来,让我们共赴一场“红色”声音之旅。


01号  王彪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向下滑动阅览

正当全国人民集中力量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时候,新中国又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立即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10月初,美军无视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危急关头,朝鲜劳动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支援。

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军事力量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对于成立仅一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如果出兵参战,能不能打赢?会不会“引火烧身”“惹祸上门”,使经济建设难以进行?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全面估量国内外形势,既清醒地看到了面临的困难,又深入地分析了出兵作战的必要和可能,作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象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组建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9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胜以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第一批入朝参战,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他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溢炸坚守阵地,以身躯作人梯,拎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简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敢于“空中拼刺刀”。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他们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道的黄继光,有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性的邱少云,有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的罗盛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和正确的战争指导,采取边打、边稳、边建的方件,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支撑起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挠的历史潮流。



01号

王彪



02号  李莹



《为中华民族强起来而放飞青春梦想》

向下滑动阅览

少年强则国家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少年一代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通过一代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最终实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树立理想,热爱祖国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不断前行。我们党成立以来,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朱德30岁时就成为远近驰名的滇军将领,在外人看来,他已是功成名就,可以过悠闲舒适的生活了。但是他常常因在黑暗中摸索不到救国救民之路而感到苦闷。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认定只有这个党才能给苦难深重的中国指明出路,于是不远万里找到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毅然加入共产党,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最终成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牢牢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下定决心为实现这一理想而不懈奋斗。

热爱祖国就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珍惜时光,刻苦学习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匡衡是汉代著名学者,官至丞相。小时候家里穷,为了能读书,他去给大户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点不起蜡烛,他就在墙上挖了一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看书。他饱读诗书,后来在古文经学、天文历法、史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到了新时代,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读书的条件比过去好了很多,每一个青少年都能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新时代的青少年,要懂得时间的宝贵,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时间多用在学习新知识和新文化上,不虚度光阴,不得过且过,人生才能过得充实而精彩。


强健体魄,修养品德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健的体魄,什么事都难以干成。青少年要从小打好身体基础,长大后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品德修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养。要从小事、从小节做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人生打下向上向好的价值基础。


脚踏实地,做实干家

邓小平曾经讲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我在长期工作中最深切的体会就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首先,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敢试敢为,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其次,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再次,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新时代的青少年,长大后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立足本职,诚实劳动。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部队军营,就要熟练掌握手中兵器,苦练杀敌本领。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你们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你们要志存高远,努力成长,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02号

李莹



03号  洪妍维



《讲好中国故事》

向下滑动阅览

注重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党的一贯传统。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经过周密安排,使西方记者斯诺等人顺利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并通过他们,向世界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红色“延安故事”。

进入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更加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这是因为中国故事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最好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说,故事是一种没有国界的“世界语”,故事中有哲理、有文化、有味道,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一个好故事胜过许许多多的道理。今天,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被世界了解,所以我们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也是解决“挨骂”问题的有效途径。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国际舆论格局要求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有人说,毛泽东时代解决了“挨打”的问题,邓小平时代解决了“挨饿”的问题,咱们这一代要解决“挨骂”的问题。“挨骂”的问题其实就是话语权问题。要不“挨骂”,就要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道理、中国逻辑、中国立场等向世界讲清楚、说明白,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

讲好中国故事还是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渐加快,讲好中国故事越来越成为

我国向世界展现文化自信、与各国沟通情谊的重要手段。中国故事讲好了,我们在国际上就会有更大的话语权,就能以更加自信的形象屹立于世人面前。

那么,要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呢?

搭好台。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搭好平台。推动中央主要媒体走出去,将其建设成为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国际传播旗舰媒体。用好重大活动、中华传统节日、海外文化交流阵地,用活多种文化形式,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广泛认同。利用国际组织、多边场合、国际会议会展等公共平台,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唱好戏。把戏唱好,就是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要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积极传播中华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用好术。互联网时代给对外传播工作带来新机遇,社交媒体的兴起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绝佳手段。要充分用好新媒体技术,根据各国不同政治社会现实情况、各地经济文化不同发展阶段、各媒体技术发展不同现实基础,采取不同策略,按照分众化传播、差异化渠道进行推送。要开展个性化产品、特色化营销研发生产。利用不同平台,实行差异化传播,精准引导西方主流舆论。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榜样:“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他身体力行地担当“讲好中国故事第一人”,在各种场合讲中外听得懂、有共鸣、有实效的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起到了显著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善用名人名言,贯通古今,意蕴悠长。比如: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发表讲话,和法国朋友重温拿破仑的名言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说明今日“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表明中国爱好和平的立场,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让人如沐春风。比如他在蒙古国发表讲话,就像与邻居交心:“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这番演讲引起广泛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还通过讲陈望道“真理的味道”、女红军战士“半条棉被”的故事、梁家河“共同插队”等众多充满深意而又亲切的故事,让人增强信心,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03号

洪妍维




04号  曹瑞



《探索的道路往往曲折》

向下滑动阅览

大约100年前的中国,急于改造旧中国的人们,特别是充满热情、敢想敢干的学生,组织了多种多样的社团,研究和运用流行的救国理论,在广大乡村和城市中大胆开展社会实践,试图从中找到挽救中国的良方。

五四运动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探索救国方案和研究宣传新思想的潮流。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成为流行语,甚至一些军阀、政客也以谈论社会主义为时尚。

然而,当时人们眼中的“社会主义”,既有马克思主义,也有无政府主义,如新村主义、互助主义、工读主义等等,甚至无政府主义一度在中国更流行。

一些进步青年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在比较和试验中探寻真理,选择自己信仰的主义。

1918年6月,受新村主义思潮影响,毛泽东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寄居长沙岳麓书院时,曾和蔡和森、张昆弟等人踏遍岳麓山的各个乡村,想建立一个半工半读、平等友爱的新村。他们在这个新村里自学,讨论改造社会的问题,自己挑水抬柴,把蚕豆和大米煮着吃。但是,这一实验很快就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情而中断后来,毛泽东曾设想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创造新学校,实行新教育,让学生们在农村半工半读;再由这些新学生创造新家庭,把若干个新家庭合在一起,就可创造一种新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设立公共育儿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厂、公共医院、公共剧院等等;以后,把这些一个个的新社会连成一片,国家便可以逐渐地从根本上改造成一个大的理想的新村。这是不是有点儿“地球村”的感觉呢?这个设想,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十分超前的。

然而,在北洋军阀的残酷统治下,中国乡村的封闭落后与这种理想社会的现实差距岂止隔了十万八千里?

不过没关系,既然田园新村建设有困难,富有热情的革命青年又把目光投向城市。

1919年底,28岁的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王光祈发表了《城市中的新生活》一文,提出在全国各大城市建设“工读互助团”的设想。这个倡议不到半个月,北京大学、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北京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近就开设了4个工读互助团,经营日用品、食堂、缝纫、刺绣、洗衣等项目。

恰在此时,毛泽东率领代表团来到了北京,向北京政府请愿,要求撤换湖南督军兼省长张敬尧。在此期间,毛泽东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王光祈试办的女子工读互助团,对新村式的改良表现出了热情。同时,在与李大钊的频繁接触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四处奔波,晚上在一盏小油灯下伏案读书。他读了许多有关俄国革命的书,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介绍共产主义的图书。

在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下,青年毛泽东于1920年5月在上海亲身体验了工读互助团的生活。他和几个同学租了几间房子,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毛泽东承担了洗衣服和送报纸的工作。经过亲身实践,他很快察觉到这种团体生活有难以克服的现实弊端,便停止了试验。

事实教育了人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寻求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然而,马克思主义要从当时流行于中国的种种“主义”中脱颖而出,为我们的革命前辈所认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多次论争,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一批青年人逐步认清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从而坚定地集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



04号

曹瑞

党史声声入耳,红色力量启迪人心。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为他们饱满、真挚的声音投上一票吧!

投票时间:

10月11号-10月17号

每人每天只可投票 





主编 | 黄育民

责编 | 陈南协

图文 | 综合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