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围绕乡村治理工作难题,摸索出“信用甘泉”农村居民信用管理系统,通过积分制为每名农户建立诚信档案,县、乡、村三级联动,依据农户积分高低采取联合鼓励激励惩戒约束措施,充分调动农户参与乡村治理工作热情,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打造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金名片,创出乡村治理加速度。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好群众物质脱贫后的精神脱困问题,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设计开发出“信用甘泉”农村居民信用管理系统,统一将农村居民信用等级积分划分为A信用优秀(信用积分120分以上)、B信用良好(信用积分100-119分)、C信用一般(信用积分80-99分)、D信用较差(信用积分60-79分)、E不诚信(信用积分59分以下)5个信用等级。把每个农户的起始积分默认为90分,农户平时通过参加农村志愿服务、捐款、拾金不昧、受到表彰奖励、做好人好事等就可以信用加分,出现乱搭乱建、污染环境、酗酒闹事、扰乱村务管理等不良行为就要相应扣减信用分值,最终形成自己的信用分值。依据积分对每个农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对A级(信用积分120分以上)进行联合激励鼓励,对D级(信用积分60-79分)和E级(信用积分59分以下)进行联合惩戒约束。为了确保农户加减的每一分都公开透明,让老百姓服气。甘泉县出台《甘泉县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科学设置了信息采集、评议、审核、归档流程。根据各村人口数量等实际情况,在每个村设定多名信息采集员,负责农户信用信息的收集上报,目前全县64个村、社区配备信息采集员512人。采集员在采集信息时,通过“信用甘泉”手机APP实现网上引导式采集,无纸化留存证据,操作方便快捷。为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每个村、社区组建由村两委成员、第一书记、村民代表等6-9人的村级信用评议委员会,定期对信息采集员收集的信息进行核实评议、提交上传。农户的加减分情况通过村里公开栏、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公示,农户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发起异议处理。同时对于信用积分低的农户,支持其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服务等方式修复个人信用。这种“村采集、乡审核、县备案”三级联动信息采集管理模式,确保了信用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真实性、透明性。信用信息最终由县级备案后形成农村居民信用积分档案,供有关机构和个人查询,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为了彻底激发农户参与乡村治理活力,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主战场当中,甘泉县19个部门单位联合签署《关于对全县农村居民信用管理领域守信失信主体试点实施联合激励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共享农户积分信息,联合实施10项激励褒奖措施、13项惩戒约束措施,真正体现了让积分等级高者事事方便、积分等级低者处处受制的目的。县工商联、行政审批服务局、农商银行等部门单位联合发布了一批“信用甘泉”政策红利,对信用级别为A级、B级的村民,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享受“信用批”“信用游”“信用贷”“信用岗”等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信用积分高的农户,还可以直接在村里“信用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农户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信用积分带来的好处,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氛围正在甘泉大地逐渐形成。同时,对一些信用积分在79分以下的农户,联动有关单位在评优树模、享受优惠政策、个人信贷等领域给予从严审核把关,从而有效破解了一些法律管不到、道德又约束不了的乡村治理难题,农户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乡村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甘泉县将农户积分管理与乡村治理工作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做好“积分+”文章。将积分管理与执行村规民约相结合,既有效预防了矛盾纠纷,又让主动调处的人有分可加。农户积分管理模式运行以来,全县农村矛盾纠纷较去年同期下降25.8%,化解成功率达到98.5%。将积分管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相结合,用10个月时间拆除违法建筑230处,其中半数以上是由农户自主拆除的。将积分管理与乡风文明培育、农业产业建设、平安甘泉创建等相结合,鼓励农户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在全社会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农村志愿者服务队伍由不到5000人发展到8600余人,涌现出“樊九平”等一批优秀调解员,评选了一批“孝顺媳妇”“净美家庭”“产业示范户”“平安家庭”等先进典型,群众学有榜样、超有动力,做好事、讲卫生、挣积分正在成为自觉行动,农村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来源:甘泉县乡村振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