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文化景点3|港文化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龙清真寺 

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景区
九龙清真寺是香港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建于1896年,九龙清真寺总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寺中 全部用素白色的大理石建成,拱形门槛的窗栅均相当精致,大理石屋顶四角建有宣礼塔,极富伊斯兰教色彩。


历史沿革
寺始建于1896年,由当时英属印度驻军中的穆斯林军人主持兴建,耗资1500万港元,寺址在威菲露兵营。1902年进行过翻修该。至1970年代末,当时贯穿尖沙咀的地铁工程使清真寺出现裂缝,因此在得到地铁公司赔偿后,便于1980年于现址重建,过程中还得到海内外的穆斯林捐款支持,现时的建筑于1984年重建而成。



至1980年该寺多处倒塌,香港各伊斯兰团体及穆斯林人士又集资重建,于1984年竣工,建筑费近3000万港元。其间曾得到伊斯兰世界联盟资助。此寺是香港伊斯兰教清真寺的中心,规模最大,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全寺用素白色的大理石建成,拱形门槛的窗栅均相当精致,大理石屋顶四角建有宣礼塔,极富伊斯兰教色彩。在华人社会中的香港,无疑是别具一格。



该寺建筑宏伟,拥有挺拔的唤拜楼,桃形的大拱顶和雪白的外墙,极具伊斯兰建筑特色,加上位居要冲,所以吸引很多市民和游客的注意。在欠缺现代的建筑知识下建成的九龙清真寺,经过风雨的洗礼后不断出现损毁,包括内部构造。在十九世纪初,很多伊斯兰教的海员都没有正式的居所或宿舍,他们聚居在中环(即现时的么啰街),些伊斯兰教海员的第一次主麻便是在该区的一条街道上进行的。当时,一些非回教徒也不会拿着猪肉经过那条街道,以免伤害彼此的感情。几年后,随着那些回教徒的搬迁,他们的店铺被一些本地售卖古董的店铺取代。



在当时,英国统治下的香港,越来越多来自印度的回教徒成为香港警察、海军、监狱警卫、船厂警卫、管理员、银行文员等。随着越来越多回教徒的驻军在香港驻扎,伊斯兰教的文化也开始传播,而一些伊斯兰教组织也开始成立,以代表伊斯兰教社会中的不同部分。BoardofTrustee便是二十世纪初时香港政府认定的正式伊斯兰教组织。当英国驻军中的回教徒在九龙半岛驻守时,他们便向上司要求一个足够几百人聚集的地方,供他们举行各项宗教活动,如主麻。柯士甸道和弥敦道交界的WhitifieldArmyBarracks便成为他们临时的聚集处。六年后,即1896年,九龙半岛的第一所清真寺便建成,这一所摩尔式的清真寺主要是由那些驻军和他们的上司合资兴建的。

九龙清真寺礼拜大殿内

筑知识下建成的九龙清真寺,经过风雨的洗礼后不断出现损毁,包括内部构造。虽然有关的伊斯兰教组织都投入大量金钱作修葺,但有部分的建筑已不能再使用。所以,在1975年,便聘人重新绘图和重建倒下的部分。但是,重建并未获得建筑署的批准,重建事宜便一再拖延。地下铁路公司在1976年开始地下铁路的工程,建于尖沙咀站旁的清真寺便受到工程的影响,使损毁程度加剧。在1978年,地下铁路公司在清真寺附近进行的爆破工程更令建筑署将清真寺界定为危险建筑,需要紧急维修。但是,有关的修葺计划仍不获批准。经过几番波折,规划处同意修改地契,令九龙清真寺可以重建。现清真寺已是一座具有美丽建筑的清真寺。
香港穆斯林社会规划筹款一千五百万港币(相当于190万美元)改建九龙清真寺。该寺现房屋建于1984年,当时设计不合理,例如妇女礼拜和学习部分面积太小,而且建筑质量不高,屋顶防水性能出现老化,下水道排污系统材料陈旧,更为主要的原因是总体面积没有充分利用。


九龙清真寺内景

九龙清真寺一层大殿

九龙清真寺是香港伊斯兰中心办公处,香港伊斯兰基金会秘书长赛伊德·乌丁对《美联社》记者说,现已经有了所需筹款的一多半,其中有320万港币是科威特政府捐款。他深信,当合理的规划制定之后,国内外穆斯林弟兄们都会热心帮助,慷慨解囊建造清真寺。香港清真寺最能体现香港特区国际商港的穆斯林世界性质,每个星期五主麻聚礼日,世界各国穆斯林并肩礼拜,不分彼此,因此改建清真寺,受到香港政府支持和国际关注。
乌丁秘书长说,筹款从3月开始,止于10月,重建九龙清真寺的信息传出后,受到各地积极响应。
交通信息
可乘港铁东铁线至尖东站或荃湾线至尖沙咀站出A口,沿指示牌步行十余分钟即可。
规模建制
九龙清真寺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嘴弥尔敦道150号全寺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为3层楼房建筑,圆顶拱形,两旁矗立对称的望月楼,整个建筑全用大理石贴面。底层为大礼堂,内设图书馆、会议室、《古兰经》研究室及青年文化进修中心;二楼为礼拜殿,可容纳近千人礼拜;三楼为妇女礼拜殿。整个清真寺雕筑精细,巍峨壮观,富有现代阿拉伯伊斯兰建筑特色。


建筑特点

清真寺楼高4层,占地1,500平方米。其建筑以大理石建成,风格带有浓厚的伊斯兰色彩,四周的窗花样式多种多样。清真寺顶部为桃形大圆球状,而四角则设有11米高的尖塔。在清真寺的正中心,有一高逾一层楼的大型水晶灯,而正殿则可容纳3,500个伊斯兰教徒。
九龙清真寺建筑特色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庭院数进,宽敞明静,曲栏环绕,松柏碑亭,典型的中国庙宇式建筑;有朴雄伟、雕梁画栋、大殿宽敞的中国宫殿式建筑,近段时间来还出现了不少阿拉伯式或中阿合壁式的清真寺建筑。即有大园顶、拱形门窗、攒尖塔挑。如宁夏银川市南关大寺和即将落成的宁夏伊斯兰经学院的建筑,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这些建筑充分展示了中阿文化的融合交流。
合作交流
香港现有五座清真寺,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唯九龙寺最大,吸引世界各国来宾,也是香港参观景点之一。香港现人口将近七百万,穆斯林常驻人口有十万,清真寺是穆斯林心中的圣洁净土,为当地穆斯林民众举行各种家庭和社会活动。此外还有数万印度尼西亚籍的女佣,她们多数都是穆斯林,热心帮助香港清真寺建设。



圣约翰大教堂 

香港教堂
圣约翰大教堂位于港岛中区花园道,投用时间1849年,是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


建筑介绍


马耳他圣约翰大教堂

圣约翰座堂,1847年奠基,1849年建成,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基督教教堂。其间在1865年进行扩建工程致今日的模样。二次大战期间,日军曾以该教堂为总部。
木建筑,1841年由菲利浦牧师筹建。1842年圣公会信徒在花园道口玛丽操场建一棚厂作临时礼拜之所。1844年,史丹顿牧师倡建一座永久性的礼拜堂,获港督戴维斯支持。
1847年3月11日举行奠基典礼,1849年3月11日落成,完成该堂之中座及钟楼,堂内有座位640个,耗资8736镑,一半由英国政府支付,另一半则由在港的信徒筹募。
后来由于信徒日增,该堂于1872年加建侧翼,增加了六十个座位。加建的奠基石仍可在东面的墙壁上看到。
1941年底,香港沦陷,其信徒及牧师多被关进赤柱的集中营。1944年7月,日本人将该堂改为公众会堂及日本人的俱乐部。当时香港天主教主教获悉此事,及时将大部份家具迁至铜锣湾圣保罗书院。
在1945年的一次空袭行动中,半数的家具被炸毁,其余则物归原主。战后,由于座堂受到严重的破坏,须耗费两年修葺。现今座堂除了日常作主日崇拜之用外,更是举行婚礼及葬礼的场所。百余年来,经过不断扩建修缮,即成今日之规模。该教堂至今仍旧是香港基督教弘传教义的中心,也是香港圣公会教省主堂,在香港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约翰座堂


二战后多次重修,旧貌仍得以保存。正门前有纪碑一座,用以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殉难者,旁边地下平放麦士维士兵的墓碑,以纪念在香港保卫战时在教堂前殉难的士兵。教堂北墙上另有威廉大尉纪念碑石,以纪念他在1857年时于广州城下殉难。
建筑地位
圣约翰座堂在97前香港的地位可以和海洋公园及港督府齐名,97前香港是英国殖民地,而英国国教就是圣公会,所以圣公会在香港的地位自然在其它宗教之上,历任港督只有最后一任是信奉天主教,其它的港督不管是政治目的还是真心的,反正都是圣公会教徒,所以圣约翰座大教堂一直是香港宗教建筑的象征。
路线信息
旅游路线:从中环天星码头乘计程车,或从皇后大道中的汇丰总行大厦入口步行至另一端的炮台里,圣约翰座堂就在不远处。


道风山 

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道风山,是以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命名之一座山。建于1930年,将基督教元素与中国古典建筑相融合,是一座富有中国建筑园林特色的建筑群。  现已成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而其东面屹立著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为该处的地标。


基督教丛林
道风山位于九广东铁沙田站与大围站之间的北面。从沙田站出发,沿道风山路直上约20分钟便可抵逹山上的道风山基督教丛林。亦可从大围站上铜锣湾山,经百乐径(私家路)穿过晓翠山庄,接入道风山路。
该建筑群是一个揉合了中西文化之地,建筑富中国园林特色,尤以有类似佛教宝塔建筑设计圣殿的为最具特色,而且名字更有“道”一字,不禁令人联想起中国的宗教,故常常被人误会为一座中式庙宇群。其实,道风山是一个由西方传教士兴建的一个基督教建筑群,是由一所教堂、一个图书馆,以及一个专门制作和售卖基督教工艺品及书籍的艺术轩组成的。早前政府有意将之列为香港法定古迹,但教会考虑过后,认为有两个弊处,除要将机构开放予外人参观影响清静环境外,建筑物亦不可作任何改动,对教会将来的发展有影响,因此拒绝政府要求。政府只能将该处列为二级文物。
入口为一道石拱门,上刻有“道风境界”的四个大字,另一边则刻上“道风大千”。道风山的主要建筑物“圣殿”殿顶瓦列分两行,外形成八角形,蓝瓦红梁,檐角飞翘,尖顶中央竖立一十字架,每一檐角上,都竖立四个僧侣小像,圣殿外挂著一口从“景风山”搬来的大铜钟。殿内有“讲课室”,是牧师讲道的地方,两旁有联语:“道与上帝同在,风随意思而吹”。圣殿下方为静室,名“莲花洞”,内悬长明灯,十字架下安放莲花座,仿如佛堂静室
在主建筑群外围小径经过一条窄路,通过“博爱门楼”及一牌楼式的窄门名“生命门”,题字的人是孙文,旁有“感恩亭”,上镶六幅彩瓷,是圣经上的六个著名故事。前面便是“大十字架”,昔日面向沙田海(现时沙田市中心),上刻“成了”。旁边有大石镌刻著“活在主内”。十字架下还有“望夫石塑像”
名字由来
“道风山基督教丛林”中,各词字皆有意义。其中:道是指“神的话”;风是指“圣灵的能力”;山是提该建筑群位于山上;而丛林则有“茂林绿野”之义。而整句的含意为:“神的话如灵风飒飒,居高于道风山上,使这片茂林绿野成为聆听上主圣言之地。”而徽号则是一个插在莲花上的十字架,表示了道风山最初是向佛教徒传播基督信仰的教会。
历史传说
关于道风山的传说,坊间有多个版本:
其一是从前有一个佛教徒因为信了耶稣,自此将充满佛教色彩的寺庙建筑改建为敬拜上帝的圣殿和基督教丛林,而这地就成了今天的道风山了;
而另外一个则是说一个信奉了基督的佛教僧人把寺庙捐给一名的传教士,而该寺成为了今天的道风山了。
可是,道风山建筑群虽是古色古香,富中式寺庙特色,但它一开始已是由一名挪威籍宣教士艾香德牧师(Dr. Karl Ludvig Reichelt)创办。他于1904年抵达中国湖南传道。在当时,他对中国的宗教兴建日浓,并燃起专向佛教徒传道的异想。他在1922年在南京创立“景风山”,主要传教对象是佛教及道教徒。后因军阀内战的缘故,艾香德牧师于1930年把工作由内地迁移至香港,在沙田创办“道风山基督教丛林”,为了吸引佛、道教徒前来道风山学道,艾香德牧师更邀得丹麦著名建筑师艾术华(Johannes Prip-Moller)设计庞大的中国式建筑群。故山上的中式庭台楼阁皆是由教会兴建,和坊间传说有所不同。
不过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基督丛林的确是有翻新的需要。再加上1999年一场大火把侧堂烧毁,其他仅存的建筑物也被白蚁严重破坏,再不能发挥其功用。所以道风山当局为了回复古迹的光彩,他们决定为基督丛林进行全面复修,并在其毗邻动工兴建之信义宗神学院,增大其建筑规模。


信义宗神学院 

信义宗神学院,是由基督教香港信义会、中华基督教礼贤会香港区会、香港崇真会及台湾信义会四间教会于1977年7月1日联合建立的亚洲区域性神学院。

简介

位于香港新界沙田道风山路50号,与“道风山基督教丛林”及“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为邻。1977年9月3日,信义宗神学院举行了第一次的开学礼。
办学历史
信义宗神学院并非一般的“新”神学院,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神学传统。神学院前身为誉满东南亚的“信义神学院”。该院于1913年创建于中国之湖北黄陂滠口(今武汉市黄陂区),属中华信义会。1948年年底,该院因大陆时局动荡,迁来香港,成为基督教香港信义会之神学教育机构。前后六十四年,信义神学院为华人教会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全职牧者,训练了成千位信徒领袖;于供应人材、保存纯正信仰,发展本色神学和推进教会合作贡献良多。


自1972年起,该院董事会鉴于神学教育必须群策群力,决定不惜代价,联系有关教会以达成合作。1976年5月8日,在圣灵引导下,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香港崇真会及中华基督教礼贤会庄严地签署了协议,决定创办一所联合的信义宗神学院,以最初五年为试办期。翌年,台湾信义会决定加入。为使本院顺利建立,信义神学院遂于1977年6月底自动停办。1982年,信义宗神学院试办期满,上述四教会一致同意继续合作,联合主办本院。2008年是香港信义宗神学院建校95周年,也是神学院搬入新校舍15周年。信义宗神学院以“归回、愿景、转向”为主题来回顾神带领的历史及展望未来。


发展
信义宗神学院创建于中国武汉,自92年搬入新校舍以来,以香港为立足点,面向中国,放眼亚洲,努力成为合神使用的器皿。该神学院表示,信义宗神学院的诞生,是宣教士们归回马礼逊的宣教精神,领受上帝对中国的愿景,从而转化为建立联合信义神学院的行动。信义宗神学院于香港积极深化香港神学教育的灵性操练和灵修研习。一方面通过建立“道风灵修研习中心”,提供教牧一个“灵静”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又要求每一个信义神学生都修读宣教课程并参与跨文化差传工作,从而有全面的灵性成长。学院还成立了“差传及文化研究中心”,与香港众教会一起探索差传之路。


在大陆方面,该神学院以推动中国神学教育为己任。15年来,神学院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教牧同工。培训之后的教牧同工也不断蒙神使用,成为中国教会的栋梁。1992年起,信义宗神学院将自己定位为亚洲区域性神学院,努力为亚洲其它神学院训练圣经学者及神学教授,并通过“亚洲路德研究中心”与亚洲教会分享路德神学的优良传统。神学院亦建立“亚洲辅导训练中心”,通过专业辅导解决人们面临急速的社会变化而带来的压力。
神学院新校舍建成15年来,神学生人数从数10人增至300余人,全职教授队伍达至20多人,藏书也由5万册增至8万多册,成为全球华人神学院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东涌炮台 

位于新界大屿山东涌下岭皮村的炮台阵地
东涌炮台是以前的一个炮台阵地,位于新界大屿山东涌下岭皮村,现时已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迹。

东涌炮台在清代称为东涌所城,为大鹏右营的水师总部。炮台入口之花岗石额刻有道光十二年(1832年)字样,当为建造年代。自新界在1898年租借给英国,清兵自炮台撤退后,炮台先用作警署,后用作华英中学校舍、东涌乡事委员会及东涌公立学校。
历史
清朝道光年间,为了阻止鸦片贸易和海盗侵略,当时的清朝水师于东涌兴建一个所城,落成于1832年(一说是1817年),设有6门大炮,以控制海面交通。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炮台遂被废弃。香港日治时期,炮台曾被日军重建。香港重光后,炮台所在地被用作警署用途,后成为东涌公立学校校址一部份。而炮台所在地于1979年8月24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并曾于1988年全面维修。兼为东涌乡事委员会办事处。
特色
东涌炮台现址面积为70乘80米,现时仍现存6门大炮,置于花岗石及水泥的基座上,有铸于1805年、1809年和1843年的。炮身刻有汉字,写有铸造年份。


香港最古老的教堂,港岛中区花园道圣约翰座堂


香港教育正本清源刻不容缓


真假基督教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用于交流学习,由文化交流创意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编辑:h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