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七万硕士送外卖,悲叹硕士和文凭,到底是谁辜负了谁?上周,我正好在香港考察,就格外关注香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我没想到的是,数据是这样的:这是今年三季度香港的就业收入数据,这里面最低的是15岁和60岁以上的人群,平均之后的收入中位数,是20500港币。这是分行业的收入数据,最低的是零售和餐饮住宿服务。最好的是金融和保险的从业者和行政服务。越是高精尖人才,越是金融人才,越是管理人才,在香港越是有很不错的收入。但可贵的地方在于,最基层的从业者,也能有很体面的收入。这样香港成为了整个东南亚的就业天堂,大家都知道香港的保姆都来自菲律宾,而香港送快递的小哥,很多则都来自印度。因为和本国相比,香港的收入,要远远的高于母国。而香港更包容、更开放、更国际化,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去年报名人数是250万,已经很高了。但今年更夸张的是,通过了资格审查的,就有303.3万人,历年最高。而报名的人数远超这个数据。财新的报道是,在报名的最后三天,每天的增长数据分别是32万、54万、62万。2024年国考计划招录3.9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77:1,较2023国考的竞争比67:1;2022国考的竞争比61:1都要高很多。你可能想不到,最热门也最抢手的岗位,是一个西北部边远地区的普通科员,报名人数竟然高达3679人,结果过审了3572人,最终的竞争比为3572:1。问题是,这一个大西北的基层科员的岗位,并非北上广深,也并非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甚至连二线省会城市都不是,那为什么会这么抢手?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是大西北,所以足够偏僻,足够远;又是最普通的科员,所以足够庸常。这一切都让这个岗位显得毫无竞争力,所以中签率一定会很高,很容易。但魔幻的是,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最终本来应该是最容易中的岗位,却成了最大的竞争岗位。2024年国考,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仅剩下了56个,比去年减少了106个。要求硕士及以上的岗位则有2046个,比上年度增加 814个;要求博士的岗位有24个,比上年度多出14个。但不管是去送外卖,还是考公,底层的逻辑上都反映了一个标准的镜像:这就是学历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了。研究生送外卖,这是典型的学历下沉现象。学历和岗位的不匹配,不仅占据了基层的就业岗位,也让学历的价值极度缩水,所以才会有学历和文凭,到底谁辜负了谁的悲叹!而考公,则反应的是另一面。本来这些硕士博士,最应该进入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岗位中去,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核心梯队力量,而不是一股脑沉浸在创造性很弱的公务员。最近看了一个上海目前对学渣儿子的人生规划,真的被震撼到了,我觉得应该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这是个典型的四口之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是北大医学博士,父亲是金融硕士,上海也买了三套房。 但就是这样一个高级中产家庭,也得每天为学渣儿子苦恼。 这个分数,在政策规定中学毕业五成分流职高的情况下,高中都上不了。 所以,这父母真是操碎了心,最开始也是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鸡娃,报补习班,买学区房,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最后弄得鸡飞狗跳、家庭消沉。 但是,知识分子就是知识分子,优势就在于,当一条路行不通时,会及时的转换赛道,走备用路线。就是凭借学霸父母现在的资源,尽量为学渣儿子将来的底铺垫得厚一点。 比如说,国内鸡娃,除了最常用的学区房之外,一般有两个途径: 第一是换城市,这就是最近这些年比较流行的高考移民,从一个高考红海换到蓝海,这也是天津的学区房大受欢迎的核心原因。 第二是超前学习,比如说我在郑州,前几天亲眼见到的一个案例是,孩子才上小学四年级,但是已经开始学习初中三年级的数学和英语。 这导致,你超前我更超前,结果大家都超前了,依然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也是最近几年的中考成绩,高分学生暴增的原因,结果就是导致中考完全高考化,大家差的就是那一分两分的成绩。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这种鸡娃,只能鸡到高中,一上大学就全部失效了。 并且不管你的孩子是几年级,未来都会面临着就业压力。这个数据意味着未来十五年,你的孩子只要大学毕业,基本都不会太轻松。并且随着中考职高分流的结束,高中录取和大学录取会直线上升。 比如说,他俩是北大的学霸,一生努力,如今也只是做到中产。 就算是你做到最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也不可能传给你的儿子。 但有一个东西可以传承,也能穿透经济周期,就是不动产,特别是他们上海的不动产,更可以传承。 所以,这对父母手里一有闲钱就换成房子,现在已经在上海有了三套房子了。 但你肯定没有意识到,在你排斥这些,鄙夷这些的时候,在这对上海父母看来,这却是他们能给孩子做的,能留给孩子的最好的资产。 因为有了这些房子,他的孩子将来就算是学习很渣,就算是考不上大学,去学个理发,学个面点,也能活的很从容。 远胜过鸡娃十几年,大学毕业一切归零,还得从头再来。将父母走的打工买房负债的辛苦路重新走一遍。 最近一个两个名词特别流行,一个叫顶层设计,一个叫底线思维。而他们做的顶层设计,则是梳理了孩子能够走的所有教育路线。然后用排除法,选出最适合自己家庭的。香港的DSE成了第一选择。因为他们都是高知,赶上香港从去年10年正好放开了人才计划,就申请了香港的优才,并且顺利通过了。 用这对父母的原话说,就是在上海,学渣儿子只是下马,但在香港,至少能算个中马。什么叫顶层设计,这就是顶层设计,将一切规划的有条有理。 最最后再不济的,真的没有学校上,也能依靠上海户口+香港身份+上海房产托底。 而对于很多二线城市来说,香港身份可能更合适,实用性也更高。对于国内来说,办一个上海户口需要180万,而香港身份,因为正处在政策的窗口期,所以相对更容易。 2022年底开通高才通,2023-2024年香港优才计划取消了名额限制。 半年时间,香港优才获批人数7022人,接近2022年的2倍。 不用想,到2024年之后香港会收紧人才引进的政策。对于孩子教育和升学,香港身份是可以让孩子直接跳出国内教育内卷,跳出国内高考制度的。而家长可以不用鸡娃,不用卷自己,更不用再买学区房了。 如果你也关注身份配置以及对应的升学路径优势成本分析等等,尤其是关于4万(低成本低门槛)办理香港身份,为孩子将来有可能像清华附中国际班的孩子一样,低分冲清北,保底211托底的话。千万不要犹豫,因为你有可能犹豫掉的是你孩子潜在的名校同学圈以及拥有更好生活和工作的人生。 思考一万步,不如实际迈出一步,0和1的区别就是,100个还是0,但100个1就是100,所以走出这一步很重要,做永远比想更靠谱,眼下正是窗口期,一定要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