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双叶调侃 和“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杨国强、“一亿小目标”万达王健林、“运动健身达人”万科王石、“接盘侠”融创孙宏斌相比,富力集团的李思廉显得异常低调,直到三年前一场涉及将近200亿的交易,将这个低调的男人送到了聚光灯前。 很多人都无法忘记这个名场面。在万达一家豪华酒店内,房产界的三个大佬级男人笑嘻嘻的看着彼此,眼睛里都闪着异样的星星,拿起手中的香槟,之前的一切不愉快已经烟消云散,此刻仿佛整个世界踩在脚下。 虽然站在同一舞台上,但我相信每个人心里的小算盘都打的霹雳吧啦响。李思廉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一切进行的如此顺利,传闻价值335亿元的万达77家大酒店,会被自己砍价到199亿元拿到手里,也难怪王健林要摔杯子生气了。 包括李思廉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接手了万达集团之后,富力集团就像是插上了翅膀那般能一飞冲天。万万没想到,万达酒店并不是天使,也没有翅膀,它就像一个早已经挖好的“巨坑”,在富力不注意时,一把将其拉下。 没错,如今的万达酒店俨然成了“烫手山芋”,说它是一块“吸金石”也不为过,富力接手之后深受其害,整个集团陷入无形的危机中。 查阅富力集团这几年年报不难看出,在2017年接手万达酒店之前,公司就已经连续亏损了5年之久,拉入万达酒店原本意图是为了缓解这一困局,但结果并不乐观,雪中送炭没做到,雪上加霜的将亏损从-1.46亿元干到了2019年的-10亿元。 可能有人会说,房产企业净利润并不能说明最终问题,核心关注焦点应该放在现金流上,只要万达酒店为其带来了丰厚的现金流,那么这次收购并不算是彻底失败。既然如此,咱们不妨来看看在此之后企业的现金流。 富力2017年及之后三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72.87亿元,-86.17亿元,-241.45亿元,好家伙!77家万达酒店果然如前文所言,是一块巨大的“吸金石”,只不过作用力并不是为企业带来充沛现金流,而是反其道而为之。 如果给富力集团充足时间,我完全相信它有能力慢慢转化这种糟糕局面,但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进入2020年之后,整个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一些惊人变化。 2020年下半年,有关部门猝不及防提出房企“三道红线”,即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对三项指标划了一条红线,凡是超过红线的主要房企,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做出调整,否则“后果很严重”。 被万达酒店拉入“坑”里的富力,还没来得及爬上来,就又多了一项更加艰巨的任务,事到如今,李思廉只能学着“开源节流”。 “开源”意味着公司要抓紧时间卖房子了。但如今的房产销售市场,岂是你想卖就能卖掉的呢?根据富力集团最新财报显示,截止到11月底,合同销售额1172.8亿元,同比下降2.55%,销售面积993.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39%,这意味着靠卖房增流减压行不通! 当然,“开源”的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的,富力很快就想到了更多办法。一是继续融资,二是卖掉手里更有价值的资产。 先来说下融资。 这是房企缺钱时最常使用的操作手法,但如今也是一柄“双刃剑”,用的不好没增加现金流不说,降低三项指标更是难上加难,真到了那个时候,等于把自己逼上了绝路,神仙也救不了。 然后看看手里之前的资产。富力在今年11月,计划将手里位于广州国际机场旁非常有前景的综合物流园77%的权益卖给了黑石集团,价格是44.1亿元。虽然有点痛心,但一旦成功,钱回流的速度是相当快。 另外也有传闻说,富力有意将广州黄埔比村旧改项目的部分股权出售给平安不动产,价格在60亿元左右,当然这一消息并没有得到官方承认,不过如果千真万确,也算是一笔巨款了。 再来谈谈“节流”。 “节流”意味着从内部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在这里富力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拿地的脚步,第二件事就是做了“人员优化”。 有地才能建房,如今拿地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了,动辄几个亿、几十亿的支出富力根本承受不住,好在前期囤积的土地帮助了富力。据悉,富力的土地储备可售面积有243万平方米,这意味着还有足够的“粮食”。 说起房产行业的“人员和组织优化”,大家其实都清楚意味着什么?今年11月份,网络上有传言富力在做“人才优化”,但官方极力否认。而就在12月10日,网上又出现了一份“人才优化”的内部通知,虽然这一次官方还没有辟谣,不过即便辟谣了又如何呢?大家早就找到了比官方否认更具有说服力的数据。 这份数据来自富力2020年的财务中报,富力员工数量从2019年底的6.2万人缩减到3.9万人,人员成本支出上节省了18.89%。那么问题来了,这2.3万人去了哪里呢?很显然,是被“优化”了。 其实不止是富力集团,其他房企在2020年高压下也都有巨大压力。大家都心知肚明,属于房地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管曾经多么辉煌,未来“活下去”才是重点。时间不等人,早做改变生存的就会就会大很多,富力在2020年动作不少,成就还是有的,虽然压力还在,但我还是相信它,能走出这个“坑”,迈过这道“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