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餐饮消费在曲折中复苏,同时餐饮行业格局正在被重塑。中国餐饮商家大概有1000万,呈现明显的金子塔型结构,上层是少数大型连锁化餐饮品牌,中间是中小型连锁餐饮品牌,下层是广泛的个体商户、夫妻老婆店。整体而言,中国餐饮行业连锁化、品牌化程度比较低。伴随着消费升级,餐饮行业不断向连锁化、品牌化方向整合,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5月27日,美团发布《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行业报告,报告显示2018-2020年底,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12%、13%和15%,其中一线城市的连锁化率已经超过了20%。显然在疫情催化下,餐饮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不难理解,一方面,疫情加速了行业出清,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品牌、夫妻老婆店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品牌、资金、供应链实力抢占优质点位,迅速扩张。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同时,连锁餐饮资本化进程提速。资本市场掀起了餐饮投资热潮,短短8个月,资本就在一级市场投入了400多亿,是2020年的两倍,传统餐饮品牌站上风口,“一家门店一个亿”的估值令人咋舌;资本的热度蔓延到二级市场,奈雪の茶、海伦司小酒馆相继上市,市值均超过200亿港币,喜茶、蜜雪冰城、茶百道等茶饮品牌也频频传出上市绯闻。连锁餐饮业态“吸睛”,线下商业重回焦点位,自带流量的购物中心、交通枢纽成为餐饮连锁品牌扩张优先选项。而且有数据显示,当今机场的客流量是城市购物中心的20倍,也是城市中高消费人群的庞大聚集地。事实上,机场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枢纽,其营造的商业设施、商铺组合、功能区域,持续地突破着大众的想象。以机场中的餐饮业态来看,“又贵又难吃”是早些年消费者的普遍评价。随着餐饮服务准入标准、价格对标、认证平价商铺等方式的推进,机场餐饮基本实现“同城同质同价”,并且变得更具有选择性和体验性,开始逐渐挽回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然而,不少消费者还有着这种共识——想要吃点好的还差点儿意思。另一方面,由于租金成本、人员成本、材料运输管理成本普遍高于市区,想要实现机场餐饮品质化升级,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如今这座全世界最大的机场已经成功运营了两年时间。在商业化探索方面,大兴机场的业态规划、场景打造,颠覆了传统机场商业模式,与购物中心更为相近,入驻的项目不仅包括Louis Vuitton、Gucci等知名奢侈品品牌,还涵盖了新锐网红、传统老字号、文创潮玩等多种业态。大兴机场开航两周年之际,赢商网与北京首都机场餐饮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机场餐饮的觉醒年代」主题沙龙,特邀知名餐饮品牌、商业地产专家,一起走进大兴机场,以全新视角交流探讨,共同探寻机场餐饮商业业态破局之道。与此同时,大兴机场也将向大家展示作为枢纽商业载体在新消费时代的创新商业布局。
沙龙议题1、目前,餐饮品牌进驻机场都存在着哪些痛点,又有哪些机遇? 2、在机场经营餐饮品牌的利弊有哪些?现阶段还有哪些创新空间? 3、在机场做餐饮有没有可能实现“名利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