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仍未见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被戏称为“行走的钱包”的中国消费者,已由“海外购”转向“海南购”。今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正式实施。据财政部门统计,海南省4家离岛免税店在7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已实现免税销售额约25亿元,人均消费5000多元。在该新政落地后的首个中秋国庆长假,“度假+购物”成为游海南的新风尚。据海关统计,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0.4亿元、旅客14.68万人次,即人均消费7000多元。另,从同比增长数据可见,旅客消费金额和数量都比去年同期大大提高。您被包含在里面了吗?还是打算被包含?这里面有没有“坑”需要了解一下呢?
离岛免税到底如何规定?额度是多少?可以“剁手”的商品有哪些?帮亲友买东西和“代购”之间,如何界定呢?话说那些被海关罚没的物品,都去哪了?这些“冷冷热热”的生活小常识,您都清楚了吗?
离岛免税政策是指对乘飞机、火车、轮船离岛(不包括离境)的旅客,实行限值、限量、限品种提货离岛,免进口税的购物税收优惠政策。免税的税种为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目前,海南在海口、三亚和琼海博鳌共布局4家离岛免税店,分别是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琼海博鳌免税店以及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其中位于三亚海棠湾的三亚国际免税城,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市内免税店,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实际上,早在2011年财政部就出台了《关于开展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的公告》,此后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又先后出台过若干支持海南离岛免税的政策。之所以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本公告”)备受关注和青睐,是因为它有以下5大亮点:
大幅提高购物免税额度,将免税购物额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到10万元;
扩大免税商品种类,增加了7类热门消费品(电子、酒类等),由原来的38种增加到45种;
大幅减少单次购买数量限制的商品种类,仅对化妆品、手机和酒类商品有所限制。比如说,化妆品每人每次限购30件,手机、手持式无线电话机,限购4件,酒类(啤酒、红酒、清酒、洋酒以及发酵饮料)合计不超过1500毫升;
价格有竞争力——据海口人民政府透露,海南离岛免税经营的定价策略与促销力度,同比日韩、新加坡、法国等主要市场,平均售价要优惠10%-20%;而据南方都市报相关调查表明,海南离岛免税化妆品的价格,同比岛外非免税市场化妆品,优惠折扣范围在20%-40%。
离岛免税政策,是针对“离岛旅客”的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来讲,旅客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 已购买离岛机票、火车票、船票,并持有效身份证件(国内旅客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台旅客持旅行证件、国外旅客持护照);
除了可以在离岛免税店内直接购买,还可以在经批准的网上销售窗口购买免税商品。不过,采用线上方式购买的,购物人和支付人应当为同一人。免税店根据旅客离岛时间运送货物,旅客凭购物凭证在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指定区域提货,并一次性随身携带离岛。
如果提货后因交通工具延误、取消等原因需要出隔离区的,旅客需要将所购买的免税品交由离岛免税商店(包括提货点)代为保管,等到离岛的时候,由本人提取并携运离岛。如果变更后的时间在原来离岛日期之后30天内,免税店可为旅客办理相应的延期提货手续;超出30天的,免税店应当为其办理退货手续哦。
这个免税新政是空前的,对职业代购也产生了诱惑。所以,在离岛免税新政出台不久,海南就开展了针对职业代购的精准打击。在严厉处罚有效威慑代购的同时,也让不少旅客困惑,受亲友之托,帮忙捎点东西能享受免税吗?会不会被认为是“代购”呢?
一般来说,不具有经营性质、不以盈利为目的馈赠亲友购物,并不是海关打击的对象。在过往的行邮物品监管中,海关始终以“自用、合理数量”为基本监管原则。所谓“自用”,既包括本人使用,也包括馈赠亲友,强调的是“非牟利性”。而对于“合理数量”,海关则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通常会根据进出境旅客的旅行目的、居留时间进行判断是否“合理”。所以呀,无论是买免税商品送亲友,还是帮亲友购买免税商品,只要购买商品数量在合理自用范围内,不作二次销售,不以牟利为目的,就可以了。
所谓的职业“代购”,从本质上讲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套利”行为。当两地商品出现价差时,倒买倒卖就有了利润空间。
对违反本公告规定倒卖、代购、走私免税商品的个人,依法依规纳入信用记录,三年内不得购买离岛免税商品。对于构成走私行为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截至9月底,据中国海关总署通报,海关通过监管系统,对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的219名违规旅客进行了“三年内不得购买离岛免税商品”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第十七条规定:
第十七条离岛旅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且自海关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可依照有关规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
(一)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购买免税品或将所购免税品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的;
(二)购买或者提取免税品时,提供虚假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使用不符合规定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或者提供虚假离岛信息的;
(三)其他违反海关规定的。
海关又是如何对“代购”进行监管的呢?“大数据分析”成为了海关监管的“好帮手”。
海关通过系统升级、调整参数等,实现对每一位离岛旅客的购物信息进行收集计算,从而自动判别旅客是否出现超限购物等违规情况,并及时将信息转现场处置。
海关还可以汇集离岛免税历史销售数据、消费者信息、促销节点销售情况等形成大数据“资源池”,探索建立高风险购物旅客数据模型,从而形成“代购”人员数据库。在海关监管系统中开发高风险人群管理模块,同时,将相关人员数据推送到企业销售端,督导企业对高风险旅客实施警示或限制购物措施。在信息透明的大数据时代下,“代购”人员及其行为可谓无所遁形。
首先,根据《海关涉案财物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海关罚没财物主要包括:
(一)走私、违规货物、物品;
(二)违法犯罪所得及其孳息;
(三)走私、违规运输工具以及其他用于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
(四)用于变价抵缴以履行海关行政处罚决定的在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等。
海关处理罚没物资的主要方式,是按照《拍卖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拍卖。而拍卖所得,将全部上缴国库。
那这些拍卖信息哪里能找到呢?这些拍卖公告,可以在海关总署门户网站的“政府公开”或主页的热点链接找得到。往往拍卖信息里,会包含:拍卖地点、时间、标的、拍卖行联系人等相关信息。近两年来,海关还多次在淘宝和京东的拍卖平台上组织公开拍卖活动呢。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海关罚没物品,不可以通过“内部关系”私下售卖的,而且海关内部纪律还规定,海关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不得购买罚没物品。所以,网络上所谓的那些海关罚没物品的“低价销售”、“内部渠道”、“悄悄处理”等,都不靠谱,大家切勿轻信,误中圈套。
以上就是有关离岛免税的“冷”“热”小知识。在信息透明时代,合规享受免税优惠,才能更好为经济复苏做贡献。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也快到了,为GDP作贡献之余,也要兼顾好中长期的生活目标规划哦!
声明: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友邦人寿的观点或意见,也不作为您决策的依据,详细法律、税务问题敬请咨询专职法律、税务服务机构。
专精领域:中国个人所得税合规与筹划、个人税务风险控制与应对策略、企业用人成本优化及长期激励机制设计、跨国企业员工派遣的税务成本测算和筹划。
2018年3月加入友邦人寿,任友邦人寿高净值业务部税务专家。加入友邦之前任职于国际知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资深经理,曾外派香港工作,拥有逾10年的个人所得税合规、筹划以及处理税务争议等工作经验。
即刻关注友邦传世精英俱乐部官方微信公众号
炼就传世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