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大兵
1938年,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开始研发一种口径13毫米的航空机枪,称为MG131,于1940年战争爆发不久全面装备德国空军...▲Me410战斗机遥控炮塔内的MG131机枪 MG131最大的特点是重量轻,全枪仅重16.6千克、长度只有1.17米,射速却高达900发/分钟。不过凡事都是相对的, MG131的轻量化是靠缩小尺寸的枪弹实现,其配用的13毫米枪弹弹壳长度仅64毫米,枪口初速才750米/秒;作为对比,经典的美制M2重机枪弹壳长度是99毫米、初速930米/秒。以重机枪的角度来看, MG131确实是差点意思,故而在当时的航空界得了个“糖豆枪”的诨名,意思是挠痒痒呗?不然,想搞明白这一点,就得从德国空军的装备理念入手:早期的航空机枪就是将步兵武器架到飞机上。以德军曾广泛装备的MG15航空机枪为例,用的还是方便步兵携带的那种75发“马鞍型”弹鼓,以该枪600发/分钟的理论射速而言,打不了几个点射就得换弹,想想在狭窄又颠簸的机舱座位上,这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儿。▲想象一下这种姿势下每打75发就要换弹、敌机还追在后面喷火...炮手的心情吧!
▲这位倒是心情不错,还瞄上了:一战德军MG14航空机枪。 于是莱茵金属公司在1934年开发出第一代的专用航空机枪MG17——改为弹链式供弹、电击发、长度仅1.17米、重量不过10千克、射速1200发/分钟。不过很快西班牙内战的经验证明——小口径航空机枪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看起来似乎区别不大,但MG17实际上是电控的(也有手动版),射速很高。 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新一代战机的速度和灵活性已经大大提高,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也比以前那种帆布和胶合板的耐“造”多了;要想击落一架敌机就得把握瞬间的开火机会——单位时间内的弹药投射量和枪弹威力是同等重要的因素。MG15和MG17所用的7.92毫米口径才真是挠痒痒呢!▲早期航空机枪的口径都很小,图为“飓风”MKⅡA型上“威力不够、密度补”的8挺7.7毫米“维克斯”机枪。 这就是MG131改用13毫米口径的原因,但重量和尺寸同样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毕竟机身内空间有限,现役战机在设计之初就只留了那么点位置;而MG131所要取代的MG17已经广泛的作为固定机枪、后座防卫机枪装备着。▲注意Me109战斗机机鼻处换装MG131机枪后隆起的鼓包,如果是其他更重的型号则这种换装就不可能了。 横向对比其他重机枪, MG131或许威力不足,但就其要取代的MG17来说, MG131又无疑是成功的——在重量和尺寸都不大增的情况下,威力足足提高了一倍余。 这主要得益于莱茵金属公司的精加工制造水平:德制13毫米枪弹弹头采用的是类似小口径炮弹那样的钢制弹体加铜弹带,而非传统枪弹的被甲结构,这就使得弹头内有更多的装药空间。实际上 MG131机枪38.5克的弹头质量并不比M2的43克逊色多少,且射速还高得多( M2是450~600/分钟),同等的射击窗口时间内,弹药投射量完全可弥补因初速和枪口动能略逊,而导致的杀伤力不足。▲MG131的弹药结构示意图,右下部是传统的被甲枪弹,可对比两者在同等尺寸下内部装药量上的区别。 当然, MG131以降低枪口动能为代价的轻量化,对于战斗机以外的目标,毁伤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于是另外一家枪炮巨头——毛瑟兵工厂受命研发一种真正的大口径机枪MG151。使用15×96毫米的弹药、初速960米/秒,用于作为战机的主武器;不过真正让MG151名满天下的,却是其改进后的20毫米口径型。当时的情况是英国和苏联空军都偏向于增大航炮口径来提高空战射击效率,德国空军自然不甘落后,于是在MG151基础上镗大口径的 MG151/20型反而比前者产量大得多。那么以德国的枪炮技术,就不能研发一种全新的20毫米机炮吗?同时期英国和苏联人都选择了要威力、不要火力持续性;而美军陆航队整个二战期间一直顽固的“抱着”12.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不放,一方面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制造水平过硬,12.7毫米枪弹的品质上佳,另一方面就是美军陆航坚持火力持续性是更重要的战斗力。▲正是为了平衡威力和火力持续性上的矛盾,喷火战机选择两门20毫米航炮和四挺7.7毫米“维克斯”机枪的组合,前者备弹量总共只有120发,后者则基本上是摆设。
▲要说弹药忧虑还得看美军—— P47战机在两边机翼里共塞了八挺12.7毫米机枪,备弹量3400发! 德国MG151/20作为二战时期最成功的20毫米航炮,不是因为某一项性能比对手多么突出,而是胜在平衡——原版MG151重量38.5千克,改为20毫米口径后仅仅增加了4千克;除身管略长之外,外部尺寸几乎没有变化,连弹药都是专门设计的20×82毫米,以适应原版的供弹机构。这就保证了适装性,可以广泛的应用到各种战机上,而且较小的弹药对于增加备弹量是个利好消息;至于由此带来的威力不足担忧,如前文所述,用德国精湛的工艺技术来弥补。这种专门开发的20毫米炮弹采用薄壁卷曲弹壳取代了传统的削切工艺,在同等尺寸下装药量更多,反而比使用长弹壳的“厄利空” 20毫米机关炮毁伤力更大;其炮口初速达到960米/秒,配合740发/分的射速,单位时间内投射弹药量依旧为同等级别中的翘楚。▲两种口径的MG151对比。
▲图为德制20毫米炮弹的薄弹壳工艺。
▲注意:德国空军使用的20毫米航炮与这种常见的四联装20毫米防空炮根本是两种型号。 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当时德国空军同时装备三种型号的莱茵金属公司30毫米机关炮就是更典型的例子:其中MK101威力极大,但重量也很恐怖(空炮176公斤),采用10发弹夹或50发弹鼓供弹,射速仅有可怜的250发/分——这是专门用于反坦克的型号,以上缺点根本不是问题。▲MK101一般由Hs129这种号称“坦克开罐器”的攻击机专用,注意图中地勤肩扛的也是钨芯穿甲弹。 MK103实际上从防空炮发展而来,145公斤的重量也不小,用于装在驱逐机上扮演恐怖的“空中杀手”;其拥有490发/分的射速,加上940米/秒的炮口初速,据说只要1、2发命中就能“带走”一架美军重型轰炸机!如果有必要,MK103也客串MK101的反坦克任务,两者弹药可通用,只是设计任务不同罢了。▲图为机鼻下装了两门MK103的 Me110夜间战斗机。
▲MK103也可以用这种吊舱(32发弹链)由单引擎飞机挂载,不过一般用于对地攻击,空战的话后坐力和重量会影响飞行性能。
▲一架在MK103炮口下“超生”的美军B17轰炸机。 MK108却仅有63公斤重,1.06米的长度尚不及前两种的一半,采用独特的退管式原理,使得该炮射速不低(650发/分),后坐力却极小;虽然薄弹壳加上短身管的结果是炮口初速太低,弹道下坠严重,但30毫米的高爆弹只要命中一发对任何目标都是九死一生...▲ MK108的尺寸决定了大部分战机都可以轻松的搭载,其使用的30毫米炮弹同样是较短的薄弹壳,一般战斗机单炮备弹量在70~100发。
最关键的是这种炮任何单引擎战机都能搭载,为空战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而不是以牺牲飞行性能为代价,只为搭载一门最“狠”的炮! 这就是当时德国空军的理念:追求武器重量、射速、威力上的全面提升,且注重广泛的适用性,而不是让平台去适应武器。当然,这与德国人严谨苛刻、精益求精的性格也有关系。▲Fw190战斗机常规模式下的枪/炮配置在当年已堪称奢华了。 有趣的是,虽然被称作是“糖豆枪”,但二战期间日本海军也积极购买了MG131的专利,仿制出了自己的13毫米口径航空机枪用于轰炸机上的自卫武器。▲日本海军仿制MG131的二式航空机枪。 但问题是当时日军已经有了两种同等口径的机载武器——使用法式13.2毫米弹药的三式重机枪,和意式12.7毫米弹药的 Ho-103航空机枪;再加上MG131的仿制型二式机枪,真不知道地勤是何心情。而且日军仿制的二式重机枪并没有采用堪称MG131“灵魂”的薄弹壳工艺,依旧是传统的“硬杀伤”被甲弹靠64毫米弹壳的装药推动,那才是真正的“糖豆枪”呢!追求武器性能的前提,也考虑考虑自身制造工艺实际吧。MG151/20和MK103/108从性能的平衡取舍上来说,已经算当时枪炮工艺的极限了。战争末期德国空军要求新一代航炮继续保持威力的同时,还要求更高的射速——这对传统复进机式的枪炮原理,已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于是毛瑟兵工厂革命性的MG213C转膛炮出现了,不过随着战争进程的完结,这就是后话了…
(本期完) 原创不易,喜欢请不吝点个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