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交通部,同意自该年起,每年7月11日设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这个社会各界多年来呼唤的节日终于正式为国家确立。“航海日”不放假,其性质属我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1405年7月11日,晴朗无云的天际,郑和的船队如一条身躯庞大的巨龙,横卧在太仓刘家港外宽阔的江面上,大小200多艘船一字排开,形成了如林的帆樯。就是这样一支船队,驶入茫茫大海。中国踏上了了解世界的路途,世界也就此认识了一个全面的中国。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是中国古代高超的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象征,郑和七次下西洋,有两次远航至非洲东岸,其余五次分别到了东南亚各国、印度、斯里兰卡和阿拉伯等地。每次出洋,郑和船队的船只都在百艘以上,其中有宝船四十到六十艘。据史书记载,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巍峨壮观,无与伦比。每次出航的人员总数达两万人,其中有水手、船师、工匠、翻译和各种各样的办事人员,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郑和七下西洋都安全地返回,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高超。 我国是一个海洋强国,同时也是一个船级大国,拥有管辖海域几百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8000公里、11000多个海岛、14000公里海岛岸线,水上运输、船舶建造、渔业产量、船员数量等指标稳居世界前列,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我国的国际贸易中,95%以上的货物都是靠海运来完成的,海洋运输对保证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畅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保护本国的海外利益,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事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气候变化,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些都会使海洋“能力”受到损害。我们要把环境保护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人与海的协调发展之路,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的发展,把“蓝色宝库”留给人类。 国际航海日到了,愿你拉起欢畅的铁锚,升起惬意的风帆,吹拂清凉的微风,沐浴温暖的灯塔,度过快乐的港湾,驶入幸福的码头,寻到清凉一夏的避暑胜地。 供稿:李 婧
排版:翟颖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