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趣味科普】中国航海日,一起重温来自1405年的励志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3 15: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就在身边,普及从我开始

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素质,共建和谐社会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在访问新加坡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讲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深情地表达了中新两国“人缘相亲”的情谊,也寄寓共同书写“历史新篇章”的期待。


为了纪念中国航海家郑和

在2005年7月11日

正式设立“中国航海日”

而这一天

也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

今天

是第18个中国航海日

一起来重温郑和的故事

↓↓↓




郑和



  

1371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一个回族家庭,原姓马,小名三宝,又作三保。


郑和首次下西洋前夕,怀着对家乡祖辈的思念,特请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志为其父撰写了墓志铭,委派专人捎回家乡,嘱托哥哥马文铭将其刻碑立于昆阳月山父亲墓前。永乐九年(1411),郑和脱开繁忙的公务,利用远航归国休整的时间,专程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昆阳,为祖先扫墓。


云南人民也没有忘记郑和,在晋宁县城中央,竖立起一座高大英武的郑和全身雕像。8米高的雕像雄姿英发,恰似郑和站立在宝船的前头,左手按着宝剑,右手拿着远洋航图。昆阳镇的郑和公园内,有一栋三层小楼,汉白玉围栏,飞檐凌空,巍峨壮丽,这是郑和纪念馆,陈列着记载郑和光辉业绩的文物、资料、图片。晋宁月山上有一块碑林区域,一行行长廊、一块块碑文,省内外的当代书法名家,用不同的书法手笔,抄录着从古至今伟人名人对郑和的赞誉。


利玛窦画像


在西方人看来,郑和下西洋是一个谜。当年的传教士利玛窦就曾说过,中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力量,郑和竟然没有对外谋求经济殖民,令他感到匪夷所思。后来的汤因比也感叹,中国航海“如果坚持下去的话,中国人的力量能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文明世界中的‘中央王国’……他们本应在西班牙之前就发现并且征服美洲的”。为什么郑和没有这么做?

郑和从东非带回来的名为“麒麟”的神兽,其实就是长颈鹿。相传郑和带着“麒麟”回南京的时候,朱棣还亲自到奉天门去迎接异兽,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明成祖朱棣有言在先,“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正是这个“共享太平之福”,便从根本上决定了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大航海在开端时便截然不同:郑和下西洋从来不是为了掠夺财富和海外殖民。这说明中华文明从来没有对外殖民掠夺的基因。



郑和首次开洋之后的223年,即1628年,瑞典国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主持修建的瓦萨号,只在试行阶段10分钟就沉入海底。郑和下西洋的船只比瓦萨船大得多,为什么反而没有沉没呢?因为小小的瓦萨号竟然装有超出自身承载的64门大炮。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对比:西方文明正如凯撒所说,“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相比之下,中华文明在郑和的身上体现为“我来了,我交朋友了,我回家了”。



郑和组建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最大的混合远洋舰队。这208艘船,分为宝船、战船、粮船、水船、马船,按不同用途分类建造。粮船运口粮,水船载淡水。马船具有多种功能,适合各种物品的运载。


郑和宝船复原模型,在今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内。


“体势巍然”的宝船,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曾称赞“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就特别指出,郑和下西洋“有深当注意者二事”,其中一事,就是明朝“航海利器之发达”。



据史料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换算下来,船长为125米,宽50米,吃水9米,排水量17000余吨。在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哥伦布舰队的旗舰(长25.9米)不过是“一叶扁舟”;4个世纪后,英国举全国之力、6年财政预算建造的木质战舰“维多利亚”号,也“稍逊风骚”。明朝当时国力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宝船中郑和的座船称旗舰,布局复杂,结构精巧,外表豪华壮观,里边金碧辉煌,从船头至船尾,排列官厅、穿堂、库司、头门、仪门;上层有书房、聚堂,中层有宫室、餐室,雕梁画栋,象鼻挑檐,整座船就像一座一应俱全的宫殿。郑和在这里会见沿途各国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华侨头领,传播中华文化,洽谈商贸往来,广结和平友谊,重振海上丝绸之路。



公元7世纪以后,由于战乱的影响和西域诸国关系复杂,曾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大动脉——陆上“丝绸之路”,不再那样畅通无阻,取而代之的是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早81年,早在22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海洋是沟通世界最为便捷的通道。郑和七下西洋的伟业与威慑,使中国变为海洋大国,获得了从日本到非洲东海岸的制海权,中国航海事业被推向顶峰。


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的珠宝


郑和七下西洋,遍历亚非30余国,主要航线40余条,布局了纵横交错的交通港口、贸易中心。郑和舰队,携带当时世界科技含量最高、最先进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贸易形式,既有物物交换的货物交易,我赠你送的官方贸易,还有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明代,中国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较高的年份达到白银100万两,这个数额相当于东南亚地区当时对外贸易总额。



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世界,继承和发扬古代丝绸之路航海外交和平对话与合作发展的价值理念,赋予了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打造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各国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郑和是云南的

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拂去历史的尘埃,

磨却时光的积垢。”

600年后的今天

郑和及其航海壮举

正粲然生辉而受到现实的青睐


来源:云南日报,综合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等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永平科普”
编辑:郭毕光      
审核:张俊峰
来源:转载自“美丽云南微科普”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yongpingkep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