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第六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暨第二届中国航空投资峰会隆重召开。本次活动以全程网络直播的形式举办。
在本次中国航空投资峰会上,上海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浦东科创集团董事长,海望资本董事长傅红岩发表了题为《投资航空产业 助力蓝天逐梦》的主题演讲。在他看来,未来中国的航空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遇,甚至会成为未来10年最为重大的投资机遇。上海和浦东也着力把航空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上海科创集团愿与各界同仁一起,推动前瞻性的航空技术投资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完善,形成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强大生态圈。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航空界的朋友,投资界的人士,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在上海和我们国家的航空界的精英们一起来分享我们对于中国航空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些心得体会。
上周我和同事一起到了西安阎良。阎良是我们国家航空产业的重镇,是我们国家运输机、军机的最重要的生产基地。而中国航空产业协会把这次论坛放在了阎良,是对阎良在国家航空产业中重大贡献的一种高度认可和肯定。我们也拜会了一些全国知名的航空企业,也有幸接触了一部分参加这次中国航空创新大赛的一些企业。
我们感受到了各界朋友立志于国家航空产业发展的信心和情怀。但非常遗憾,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在线下和大家共聚一堂一起交流分享我们的学习体会。今天我借线上平台,向这次航空产业的盛会致以热烈的祝贺,也预祝我们各位参加大赛的企业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下面我代表上海科创集团和上海航空产业基金,向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公司和基金的相关情况,以及未来我们上海和上海科创集团对于发展我国的航空产业的相关体会。
上海科创集团成立1992年,今年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它是中国国内最具底蕴、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有创投平台之一,是上海市的核心创投平台,也是今后上海市政府层面设立市级基金的主要出资平台,集团拥有强大的政府资源和人脉资源。
上海“科创系”现在在资本市场为很多业界的朋友所知。简单说来是由三个大的主体组成,第一个是上海科创集团,第二个是浦东科创集团。这两个集团都有着光荣的”硬科技”投资历史和底蕴。去年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把上海科创集团和浦东科创集团进行战略性的联合重组,目前我们两家已经成为同一个团队。第三个主体就是海望资本。海望资本是上海科创集团旗下去年刚刚注册备案成功的一个股权投资管理平台。海望资本秉承了上海科创、浦东科创三十年的“硬科技”投资的理念和情怀。
目前海望资本仅仅成立了一年多,已经发起募集和管理了近200亿元的直接投资基金。海望资本下属有上海航空产业基金、海望集成电路基金等。未来,海望资本将成为上海科创集团旗下核心的市场化股权投资管理平台。
上海市政府对我们集团的定位主要是科创中心建设主力军、创新资源整合者、产业发展塑造者。这要求我们依托上海强大的区域发展优势和科技创新资源,能够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技术,最充沛的资金集聚在上海,做国家科技创新突破的推动者和先行者。
目前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布局有三大块,我们称之为“一体两翼”。所谓“一体”,就是我们的核心主业——产业投资。这里面既有我们海望资本的私募股权投资,也有以上海创业引导基金、海兴母基金等为主的母基金群,还有我们集团针对国家战略性产业的直接投资。“两翼”,一个是面向中小微和创新企业服务的科技金融板块。我们有自己的担保公司、科技贷款公司、融资租赁等公司。针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开发出各种服务手段。还有一个是“创新综合体”板块,我们旗下有近40万平方米的创新的空间载体,我们基于集团自己的优势,通过“房东+股东”的模式,培育孵化了一大批的独角兽企业。这些空间载体,对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的培育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目前为止,我们上海科创集团管理规模超过1500亿,直投了超过360家企业。科创板的上市数量达到了72家,占到上市总数的16%,占到上海上科创板企业总数的80%。同时我们作为上海创业引导基金和母基金的管理者,也参股了100多家股权投资基金。同时,我们作为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也参股了10支美元基金,自身也有6个海外的投资平台。
从投资布局来说,我们30年一以贯之,一直坚持对事关国家战略性发展的基础支撑行业的投资布局,我们大量的资金是投资聚焦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和倡导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国家和上海未来的六大重点产业,包括以新能源、高端装备尤其是航空航天为主的一些新兴产业。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集团“倒金字塔型”的投资模型,这是一个半导体的产业布局。我们可以看到倒金字塔的上面线宽最大的最上面的这一块在全球有超过200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而越往下面比如设备和材料,每年的生产销售额并不是特别大,只有数千亿美元。但是恰恰是以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薄膜沉积设备,以及最近大家都关心的一些关键材料和关键软件,这些是最“卡脖子”的环节。这些环节对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乃至国民经济200万亿市场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是我们国家最需要的。我们对这些环节的底层技术进行投资。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陆续投资了华虹、中芯国际、上海微电子、中微半导体、盛美半导体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目前集团体系已经有26家的半导体企业上市,形成了强大的集成电路生态圈。一定意义上说,上海科创系拥有了全国最完善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生态。
作为政府引导基金和母基金的管理单位,我们出资了160个基金,这些基金广泛分布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还有一些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等。
作为国有资本,我们特别注重建立强大完善的投资生态圈,利用我们国资的优势和背景,广泛地建立各类资源渠道,为中小微企业服务。我们和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这些交易所以及投行、券商等金融机构,还有合作的基金、金融部门、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广泛的生态圈。这样可以让中小微企业通过我们的渠道,解决他们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使他们能够潜心于技术和科研。
上海航空产业基金是我们集团发起的第一个面向于航空航天产业的基金,这也是上海市经信委、发改委针对国产大飞机及配套产业发展而主导发起的产业投资基金,是我们上海市唯一的一家市级航空产业基金。基金投资人主要是来源于政府和国资。我们重点布局具有“硬科技”创新能力的项目,来推进上海乃至我国航空产业的飞跃式发展。
作为基金的管理单位,海望资本专门在去年发起了海望创新联盟。目前海望资本有一支成熟而富有经验的团队,对民用航空产业和其他相关的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那么下面给各位领导和专家同仁汇报一下上海总体的产业布局。在上海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3+6”的新兴产业体系。所谓的“3”,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在这方面有深厚的基础和产业发展优势。同时我们市委、市政府也根据未来国家的需要,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和新型数字产业进行了规划。上海在“十四五”期间也会进一步地在光子芯片、基因和细胞技术等等方面进行一些布局。
大家可以看到航空航天产业将是我们未来着力推动和发展的重点。上海市经信委今年发布了2022年上海市的产业地图。浦东是上海市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区。中国商飞的总部、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都在浦东。中航商发,承担了我们国家自主创新的CJ-1000和宽体客机CJ-2000发动机研发任务,它的制造基地就在浦东的临港。除了浦东以外,上海市闵行的紫竹高新区也在发动机研发、航空电子以及售后服务上进行了重点的布局。闵行是我们国家的航天基地,航天八院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就在这儿。金山区也是未来上海在无人机的布局的一个重点区域。
在上海未来的航空产业区域规划中,浦东的祝桥也是发展的重点。大家知道法国的图卢兹和美国的西雅图是著名的航空城,因为他们有空客和波音两大制造基地。上海浦东的祝桥将来就是一个航空城,它的目标是建成亚洲最大、世界著名的航空城,未来要形成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民用航空产业集群。预计航空城的人口将超过50万。航空城的北面就是浦东机场。它的西南面是未来的上海东站,也是最大的一个高铁站之一,它连接整个沿江和沿海。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放在”战略要求,上海和浦东会着力把航空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浦东新区也提出要在“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领域聚焦突破。依托商飞和商发等龙头企业,利用长三角的高端人才,与西安等国内航空产业发达的兄弟省市地区形成区域间的联动发展、合作共赢,进而形成由中国商飞主制造商和各类配套供应商共同组成的,一个紧密的、强大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所以说我们也期待着和西安还有其他兄弟地区未来的合作。
我们集团长期在半导体和生物医药领域耕耘,对航空产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今天在会议上,有很多专家领导,还有业内的资深投资人士,以及一些创新企业。我们在很多地方要向大家学习。
第一,我们认为未来航空产业的特点非常明显:第一个是带动能力强;第二个是产业的进入门槛非常高;第三个是航空产业的配套体系稳定,期限也非常长;第四是航空产业的集聚性比较明显;第五是产业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第六是航空产业对高端人才的依赖性更强。西安包括阎良之所以有这么好的业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上的优势。这里有西工大,有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还有熟练的高级技工。
第二,未来中国的航空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遇,甚至会成为未来10年最为重大的投资机会。首先是国产民用飞机会持续放量。目前我国是全球除美国以外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现在我们的民用飞机除了陕飞、西飞的一些民用飞机,还有上海的民用飞机。ARJ21已进入了批量生产,并且ARJ21的货机也很快要交付;C919预计年内就开启交付;CR929预计2030年会开启交付。随着国产型号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升,我们预计未来国产客机交付数量将超过3000架,总价值超过20000亿人民币。其次,军用飞机发展也有很大空间,经过最近二十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我们中国拥有的先进战机已经超过千架。在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包括轰炸机,还有其他一些功能机方面,也在快速地改善。再次,通用飞机的市场处于萌芽阶段。美国通用飞机的数目有数十万家,机场有一万多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四个是工业和军用无人机未来会迎来很大的发展。随着国家在国民经济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科学化、规模化、智能化的管理,应该说在工业用无人机方面,有巨大的空间,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第三,上交所科创板将对航空产业的发展和投资带来非常好的机遇。目前我们统计下来,科创板上市的半航空领域,当然也包括军工企业已经超过20家,其中有10家处于航空的相关产业链。包括西部超导、铂力特、江航装备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已经上市,而且市场表现非常好。航空产业在二级市场都拥有比较高的市盈率,很多企业市值已经超过百亿。
关于航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国产替代和国内企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空间。一是航空新材料应用比例会持续增加;二是军用非核心的配套会逐步转向民营企业;三是民机的配套体系也逐步向国内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放;四是航空核心部件会逐步的实现国产化替代;五是通航领域将真正迎来大发展,这和国家的总体空间规划、空域管理放开,以及各地政府的布局息息相关;六是无人机的大规模研究和推广。根据工信部发表的指导意见,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无人机产值将达到或者超过1800亿元,年均增幅25%以上。我们预计未来在大型无人机方面会有大规模的应用。
我们对航空产业的理解和投资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过程中。
首先是聚焦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围绕“强链、补链、固链”进行投资,逐步形成航空产业的生态圈。在半导体方面,我们经过二十多年持续地耕耘,拥有了国内半导体最完善的产业生态。我们希望未来依托中国商飞、商发,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的模式,围绕航空龙头企业,通过投资形成产业布局。尤其是要充分利用我们西安、成都、沈阳等兄弟地区深厚的产业底蕴,与之深度合作,形成强大的、完善的、未来航空产业的合作分工体系。
第二个是解决“卡脖子”技术,推进我国航空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依托上海和长三角优越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产业配套环境、资本以及信息优势,以市场化的创新模式集聚各类社会资本和创新企业主体,培育发展一批面向民航和通航为主的,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环节和领域的,与军工企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主体,构建面向民用和通用航空的强大生态。
第三个是我们要依托上海科创集团在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和上海强大的基础研究平台优势,推进市场化创新主体和原有的以军工为主的研发制造体系之间,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融合。通过消除壁垒、优势互补,为我们两地和各方的企业发展进行赋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这方面我们要强调的是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的创业者、专家都来上海发展,当然我们也支持把上海优势产业进一步向我们其他兄弟地区进行布局,形成优势互补、良好合作的态势。
在投资的策略方面,我们希望能够聚焦在关键技术领域,围绕航空的价值链开展投资,比如说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航电系统、飞控电源系统、燃油系统等等,以及结构件、辅材这些关键领域。我们国家在军机领域这方面做得不错。但是面对和国际同行竞争的、商业化的民机领域,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我们希望在上述领域,从民机的发展战略上,能够进一步的投资促进。
在投资方向上,我们会围绕着航空主导的产业链——围绕着中航集团、商飞、中航商发这些主导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开展投资。今天在线上的朋友也有很多,我们军工体系的专家领导,有军工订单的一些企业,我们希望在上述领域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大家也可以利用上海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资金和信息优势进行发展,我们愿意提供相关的服务。在空间的布局上,我们会围绕中国航空制造的核心区域开展投资。我们也研究了我国在航空产业发展的产业地图,陕西、四川、黑龙江、贵州等一些兄弟地区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富有前景的产业规划。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展开合作。
我们认为,中国未来航空产业将是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完善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以及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关键。
我们也有一些建议。第一个是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航空产业的规划和前瞻性的布局:一方面要在民用航空、通用航空里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布局,比如说管理政策、空域的放开等;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封闭式的管理体制,营造军民融合的制度环境,使航空产业也能够真正的从制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比方说中国汽车产业、高铁产业,都已经走出了自身的产业发展道路。我们也希望拥有强大航空资源的“国家队”和先进的、有底蕴的地区,也能够进一步地提升认识,大家共同努力做得更好。
第二个是我们愿与各位领导、专家、各界同仁一起,推动前瞻性的航空技术投资生态和产业生态的完善,形成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强大生态圈。我们也期待和中国航空协会在产业规划、信息交流、课题研究、活动举办等方面进行合作。
第三个是欢迎与上海开展合作,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共同服务中国大飞机的产业发展。大家知道长三角是中国工业体系最完整、科技创新实力最强,也最活跃的地方,上海聚集了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在芯片、材料、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工业,有非常好的基础,在口岸对外交往上也有优势,欢迎各类航空企业和上海来开展合作。
我们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主要国资投资平台,上海科创集团、上海航空产业基金,愿意和国内航空产业的各界同仁共同寻求发展机会。我们也将会在政策协调、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积极地为我们的合作方和被投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今天我的发言就到这里,再次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运营总监:范献丰
设计制作:杨鹏侠
来源:上海科创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