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背后原因,有来源于观众的。
许多人对电影的态度,并非向内寻求情感共鸣,而是当成标榜个人审美的时尚单品。
审美具有排他性,人又有自我维护的本能。
加之集体情绪极容易被煽动,便产生了摩擦。
但更重要的,是行业的变化。
其实,2007年,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中,窦文涛、何平、成方圆三人就探讨过电影骂战的背后原因。
如今再看,部分内容还未过时。
比如骂战的成因,一方面是网络扩大化了参与话语权,以如今情形来看,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又将观影者进一步分化,也让审美固化,不可调和。
另一方面,也因口碑已经不是一部电影的最高追求,票房才是。
「诈骗式」宣传帮观众预设观影动机,让人进入影院。
好了赚夸,烂了赚骂,好坏都有利可图,骂战也成了被借来的东风。
而可惜的是,以利益为最终导向的创作,让其不得不兼顾个人表达和商业要求。
既要「下沉」,又要「深刻」,反而更容易出现剧作上的问题,引发更多质疑,可谓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