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9月14日公告,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央行降准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对股市及楼市、汇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资本市场而言,2019年以来的十次降准措施公布后,次日沪指有6次录得上涨,4次录得下跌,上涨的次数多于下跌的次数。后5日沪指的表现则有8次录得上涨,2次录得下跌,上涨的概率远远大于下跌的概率。降准不是放水,而是给银行喂糖!银行持续让利一圈之后,也没啥让利空间了,所以需要给银行减负。降准就是最直接的减负方法。等银行减轻负担,再把一部分利益让渡给企业和居民。所以,要想理解这个逻辑,就必须纠正对存准的认识:不要将其视为简单的放水工具(货币工具),而是调节银行利益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税。降准如何让银行受益呢?依然用简化资产负债表来体现: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银行有100元存款,那么需要交10元法定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收益率极低,所以其实是一种低效资产。但没办法,这是按要求一定得交着的。所以有些观点把法定存款准备金视为一种对银行的“税”。这一点认识很重要。既然是税,那么就有调节经济的作用,而不再是简单的货币政策工具而已。所以,降准不是放水,是给银行减税(一种特殊的税),给银行喂糖。现在降准,假设存准率降低1个百分点,至9%,那么:(1)银行可以将其用来投资债券:比如,未来有较大的政府债券发行量,那么银行可用超额准备金来买债券。如果这样,这释放出来的超额准备金本身就有用途了,谈不上放水。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原来几乎没收益的法定存款金,变成了收益率更高的债券,因此银行多赚了钱。(2)可以发放贷款:但是注意,从整个银行业的视角看,银行不是拿超额准备金去放贷款,而是因为放贷款派生了存款,存款多了之后,又要交更多法定准备金,于是超额准备金又变回了法定准备金。比如多放了10元贷款,派生了10元存款,存款变成110元:因为存款是110元,所以得交9.9元法定准备金。于是: 这样,超额准备金就被“消耗”掉了(而不是被“用”掉了)。这时,银行多了一笔贷款和一笔存款,两者存在明显利差,所以也多赚了一笔钱。(3)如果银行此时没债券可买、又没贷款可放,那么还可以拿超额准备金去还掉MLF或其他负债。比如,银行觉得6元超额准备金有点过剩,但暂时没东西可投,它可决定先拿其中2元去还掉MLF。于是:因为MLF的利率较高,显著高过超额准备金的收益率。因此,超额准备金和MLF之间是负的利差。拿超额准备金偿还掉MLF,银行可减少利差损,所以也是赚钱的。所以,如果拿腾出来的准备金去偿还MLF,对银行是好事,也没算放水。综上:降准不是放水,而是给银行喂糖!
大毛放水,50话费! 要进微信群的,扫码加我拉你。(群内禁止一切广告、推广、链接、助力、人头、返利、机器推销等,发现直接自动踢且永久拉黑并且连坐,另外请勿重复加群,系统会自动踢出重复加群的人)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很多人发现收到的消息不及时,路子知道晚了可能就黄了。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不错过大路子,请星标置顶本公众号,以便第一时间获取重磅内容!以下几个公众号每天分享的内容都不一样,都点击关注一下,能获取更多活动攻略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