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瀚翔,崔笑声
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摘要:大型邮轮是我国一个新兴产业,对邮轮空间中的文化传承提出了时代需求,邮轮中传统空间元素的转化应用成为亟待解决的设计问题。在当前消费文化主导的社会背景下,体验经济受到追捧,传统基因必须与信息技术发展及新材料迭代相结合,空间状态与建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需要对传统空间元素逻辑重新进行编辑。本文在语言学、符号学的语境下,以“表征形式”、“文本结构”、“转化方法”3 个层面为切入点;以文本句法逻辑研究传统空间元素的形式、结构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传统空间元素当代转化的可行思路,结合实际案例,总结邮轮内部空间中传统空间元素应用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传统空间;邮轮设计;表征形式;文本结构;转化方法
引文格式:周瀚翔,崔笑声.基于中国首制邮轮室内设计的传统空间元素转化方法分析[J].工业 工程 设计,2021,3(3):71-83.
近年来,我国大型邮轮产业进入起步阶段。国家战略层面围绕邮轮产业的学、研、用领域出台政策助推发展;在国际合作方面,外资邮轮参与国内竞争,产业多元化趋势增强;在市场需求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邮轮需求激增,国内外航线日益丰富。邮轮的职能和流动性,决定了其本身是国家形象的展示窗口、民族文化的天然载体,各界对于中国首制邮轮的文化传承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中国传统空间元素在邮轮空间中的应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邮轮被认为是“巨型海上移动度假城市”[1],内部融合了居住、购物、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复杂功能,具有容量大、类型全,同时也相对封闭独立的特点。不同于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方式,邮轮不仅作为度假的工具,同时也是度假的目的地[1],在邮轮上往往会有密集的商业消费、娱乐体验,面临更多与陌生人的交往活动。因此,相比于传统空间的伦理秩序,邮轮空间设计更多立足于消费、体验与传播,这要求传统空间元素的表达方式必须做出相应转变。那么在以旅游休闲为导向的邮轮内部空间中,传统空间元素应当以怎样的逻辑结构完成对形式语言的再组织?传统空间元素应如何去适应媒体社会的背景?又如何落实空间的体验性?
鲍德里亚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系统之上,文化作用于物体,物体形成一个“结构语义系统”(système“parlé”),深刻影响人类行为和交往关系[2]。20 世纪50 年代,梁思成就传统建筑元素的现当代运用问题,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认为中西传统建筑上都具有功能相似的构件(他称之为“建筑词汇”),如果将西洋建筑中的这些词汇改用相应的中国传统词汇替代,则可以将一种西洋风格“翻译”成一种中国风格[3]。梁思成先生的“翻译”更多地从构图角度出发[4],实际上已经将传统空间元素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体系来思考。结合两位大师的观点,可以将“传统空间元素”视为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建构的、具有语义结构属性的符号系统。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空间元素的符号系统不可能独立于其他符号而单独存在,必然要与空间或周围的其他符号相关联。
根据以上前提,挖掘梳理传统空间元素的文本属性,对于实现其当代转化与组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将传统空间元素在邮轮空间中的转化应用放置在语言学的语境下进行研究。
从历史的纵向脉络来看,空间可以被视为一批相对稳定的基本元素的聚合,这些元素不断流变组合,塑造出各式各样的空间类型[5]。库哈斯在社会类型学的基础上,将建筑分解为15 种基本要素(Elements)。类似的,中国传统空间中存在一批相对稳定的表征形式,通过不断变化组合方式生成不同属性的空间类型。基于当代视角,可以尝试性地将这些表征形式概括为:地面、结构体、隔断体、天花、门窗洞口、楼梯、器物。
需要警惕的是,对表征形式的提炼不是为了在邮轮空间中直接移植而实现复古设计,而是通过整理传统元素包含的空间语义及适用范围,将其转变为“可编辑”的符号,从而指导邮轮内部空间中传统语汇的拼贴运用,并间接服务于体验、消费与传播。其原则正如约瑟夫·派恩所说:“体验经济将剧场从舞台领域引入到商务活动。”[6]和精密严格的舞台系统一样,设计者必须明确没有什么是脱离消费者而存在的,每件物品都应该于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从而传达出正确的“舞台信息”,以保证整个“演出”的完整性。
(一)传统空间元素的表征形式整理
1. 地面
在当代邮轮空间中,不存在封建社会的伦理等级关系,但地面状态仍然可以对应不同类型的空间,如公共性和礼仪性更强的中庭、餐厅、甲板等区域可以采用高规格地面,住房舱室的地面则更适用日常规格。地面的状态有助于界定出区域边界,可标记出路径、场或者活动的存在,间接暗示了空间的使用方式。中国传统空间常用以正方形、矩形为主的几何状台基作为基础,台基高矮可以反映出空间的主次关系,地面铺装具有与坐标系相似的潜在作用,成为平面布局的定位依据。地面对体验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触觉、视觉、听觉方面,例如脚底触觉感受到地面的抛光程度差异;视觉上地砖的材料工艺、模数规格与装饰纹样的差异;地砖的踩踏声所反映的做工质地差异以及来人的鞋履穿着等,均可以反映出空间规格与使用者身份(见图1)。
2. 结构体
邮轮中空间结构紧凑,柱结构在居住区等舱室密集的区域往往融入墙体内,在室内空间的二次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装饰柱、装饰梁生成空间语义,使结构体在装饰体系中发挥作用,转变为一种可读、可编辑的符号,见图2。在传统建筑中,梁柱体系起主要的结构作用。裸露的结构体是对空间内在逻辑的反映,观看者可以从梁柱局部的榫卯插接方式、雀替斗拱等结构构件、面阔与柱高的间距比例、粗细尺度、加工工艺中的一到两项,获得对于空间整体风格的暗示,例如空间中出现以当代材料再现的斗拱结构,即使以装饰形式出现,也会产生梁柱结构的暗示,流露出传统意味。
3. 围护体
邮轮的墙体受到结构制约,大多数区域在建造阶段就已确定,因此传统隔断体系对于邮轮整体格局的影响有限,但可以在局部区域利用各种隔断类型,塑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如中庭、礼堂、餐厅等面积较大的空间可以设置临时隔断,出入口区域及不同空间的衔接部分可以设置活动墙等,见图3。软硬隔断对行动路径起到限制或引导作用,在视线上呈现遮挡或不同程度的透明性。中国传统建筑有开间体系与“墙倒屋不塌”的特点,除实墙外的“隔断”还包括:拉门障子、垂帘屏风、篱笆假山、竹篁蕉叶等,也拓展了视觉之外的更多体验,如拨卷垂帘(触觉)、雨打芭蕉(听觉)等。
4. 天花
非结构性的吊顶式天花控制着视野的高度,遮蔽屋顶的底部并与梁柱共同形成体系。不同的天花状态暗示出空间组织关系,见图4。从中国传统空间的角度来看,建筑的内檐装饰往往携带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表现出很强的叙事特征,例如:藻井结构包含了大量的可读信息,藻井的规格反映出空间的主次关系、模数及尺度等信息。高规格的天花适用于邮轮中的公共场所或重要场合,舱室和其他密闭的小空间的天花塑造则更平面化。
5. 门/窗/洞口
邮轮的门窗和洞口大致分为两类:(1)沟通外界用于通风、日照、观光;(2)不同透明度的、用于沟通邮轮内部空间的交通流线。前者是在相对封闭的邮轮空间中,旅客感知外部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后者负责创造出层次丰富的室内空间。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当代多媒体手段介入邮轮内部,旅客可以通过同步影像获得外界信息,同时空调系统及虚拟环境分担了旅客对窗的物理需求,加之娱乐手段的丰富,沟通外界的窗可能会逐渐被各类智能界面所取代。(见图5,图片来源于Disney Parks Blog)
门标志着两个不同空间的分界。门可以标识出明确的路径,用户也习惯于从门头等位置读取具有识别性的信息,用户在门的开合过程中会产生对于材料质地的触觉感受。中国传统语境中门的形制、规模、数量对应着传统礼制的等级秩序,连续的门可以形成立面,并进一步形成围合,而门洞的形状可能包含叙事的线索。平面式门适用于邮轮舱内空间,通过尺度比例、线脚装饰与用料做工反映出等级;屋宇式门带有围合属性,适合布置于出入口作为舱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大尺度的门类型空间元素可用于甲板。
窗可以沟通两个空间的视野、声音、光线、气味等,在空间中创造出识别性极强的点位。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窗一方面通过材料、形态、朝向的变化,选择性地让外部因素透过,呈现不同透明度。如各种形状的洞口直接产生语义、木窗格过滤光线产生特定形状的光斑、纱窗消隐物体轮廓制造朦胧色调、帘随风摆动发出声响、植物与窗配合形成框景等。另一方面,窗的开关和材料肌理与触觉关联,窗扇雕花中蕴含着语义和叙事的关系(可编辑的传统元素:门/窗/洞口见图6)。
6. 楼梯
在邮轮空间中,存在若干个联通垂直关系,具有礼仪和符号性的楼梯,容易触发偶发性的社交活动,同时具有装饰审美等附加功能,可能成为区域内的视觉中心,可以设置于邮轮中庭等公共区域,见图7。楼梯或台阶构建起一条路径,帮助用户来往于高度不同的空间,制造出视线上的高度差。首先,样式构造反映出楼梯的文化基因,如榫卯搭接的木造楼梯与雕栏石造台阶;此外,楼梯扶手的材料形态和触觉直接相关,经过当代语义层面的编辑之后,其立面装饰可以形成具有叙事性的界面,识别性较强。
7. 器物
家具陈设是组织邮轮室内空间关系的“软手段”,且直接关系到空间的使用方式、功能属性,见图8。首先,中国传统家具陈设的器型、材料、语义都具备二次编辑的可能性,例如根据其轮廓、形态、纹样可以划分出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样式,在视觉上构建起时间叙事;其二,独特的肌理质感、材料气味能唤起用户对传统空间的感官记忆;其三,传统语境中家具陈设包含潜在的礼仪组织逻辑,可以作为邮轮室内布局的参考,如邮轮中具有礼仪性的公共空间宜采用对称式布局,依靠家具的样式、摆放位置形成礼仪关系。
(二)表征形式筛选的约束条件
由于邮轮内部空间类型的独特性,各类空间元素在运用中会受到制约,需要经过鉴别筛选。
在设计范围方面,邮轮空间包含舱内空间与甲板空间,从使用角度,可以分为供游客活动的公用空间以及游客不可涉足的非公用空间。在公用空间中,传统空间元素针对不同区域的转化应用策略也有所不同:对于一些职能特殊而专门化的空间,如机舱、设备间等,传统空间元素的运用主要集中于表层装饰;而诸如居住舱室、室内公共活动舱室(餐厅、剧场、商场、大堂、通道)、露天活动空间及设施等区域[7],则可能在结构、装饰、体验乃至于叙事等多方面,实现传统空间元素的综合应用。
在材料选择方面,船只设计对于材料重量、防火性能有严格要求。例如,中国传统空间建立在大木作、小木作工种的基础上,对于木质材料与木造结构有较高的亲和度,但实木材料易燃,需要以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贴皮的形式替代。石材、砖石等材料重量较大,可以以轻质材料进行替代,并通过表面处理模仿真实材料效果。
在可靠性方面,邮轮室内空间要素室内构造需要具有一定的抗倾倒、抗摇晃特性,如,天花吊顶上不宜采用易摇晃的悬挂结构或装饰;应以固定式家具取代带有轮子的可移动家具;各种室内构造应提高稳定性,避免出现简单搭接的组合方式。此外,构造形态应多采用圆角、软包等设计,尽可能避免船体摇晃带来的磕碰伤害。因此中国传统空间元素在邮轮室内空间的运用需要高度契合邮轮的建造特点和使用规律。
索绪尔将语言定义为一种符号系统[8]。一定数量的词汇元素和有限的规则构成了语言的基础,词汇通过排列组合创造出不同的意义和丰富的语句形式。前文提到,传统空间元素同样应被视为一种类似语言的符号系统,可以通过调动位置、体积、功能、构件、材料等因素构建邮轮的空间文本与体验。文本语境下传统空间元素应用方式逻辑见图9,图片根据王雷《乔姆斯基生成语法述论》[9]45页插图改绘。
由于历史和文化特性,词汇普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使用习惯与搭配方式,通过投射形成语言的基本规则。乔姆斯基将这种由逻辑一致性制约所构成的内在联系,称为语言的“深层结构”,决定了句子的语义解释,继而依靠规则的转换外化为“表层结构”,最终通过言语或其他逻辑形式获得可读性[10]。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中,传统空间元素同样被赋予了相对稳定的意义与搭配规则,并得到普遍接受。而在面对邮轮环境中的消费体验需求时,传统空间元素可以像语言中的词汇一样,视具体情况在位置、形式、功能、体验、材料等角度进行转化,与其自身携带的语义一起构成新的空间。
传统空间元素是一个复杂的、有其自身逻辑性的系统,它从低级向高低、由单一符号向复杂符号发展。传统空间元素在转化的过程中,已经不限于传统文化的语境,而是应该在不同语境、状态之下不断完成重组、分解、改变。针对本文所讨论的传统元素转化运用问题,现有的邮轮实际案例尚不够充分,需要借鉴建筑室内设计案例,并在分析中探讨其手法在邮轮空间内的适用性。
(一)转化的步骤
1. 形式的图解
图解的功能不限于“再现”,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生成性”的运动,不仅可以作为设计过程中的分析工具,还可以作为创造手段。传统空间元素的图解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在图解的操作过程中,设计者应围绕某个对象元素解析其起源开端与形式沿革、表征形式与深层意涵、传统运用与文旅价值、文化基因与邮轮环境等与其密切相关的信息,形成一个以图解对象为中心的信息库。
例如具体到表征形式,可以提取传统元素的标志性视觉符号,以获取当代运用的具体形式,建立起邮轮空间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主要集中于:(1)尺度比例,如传统门扇形制瘦高,因此邮轮中更应采用接近传统的5∶1 至6∶1 高宽比,而非当代常见的5∶2;(2)外形轮廓,如识别性很强的梅瓶、玉壶春、紫砂壶的轮廓可以作为平面图案装饰空间立面;(3)肌理纹样,如硬木、竹子、藤编、织绣的肌理,祥云、龙凤、回字、冰裂等纹样,适用于邮轮内器物的表面处理。设计师可以根据使用和体验的需求进行二次编辑,从中保留与项目价值一致的素材,即可提炼元素的抽象信息,作为进一步深化设计的依据。形式图解的案例见表1。
2.“结构”的置换
中国传统空间元素具有文本结构的逻辑,在当代符号学、语言学的视角下,其内在结构是类型多样的,甚至是可以相互替代或转化的。基于现实需求,语言可以重组原有的逻辑结构,从而形成一个通过突显差异,重新生成意义的过程。中国传统空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但在以消费和体验为导向的邮轮空间中,传统空间元素的组织和生成逻辑更加适合进行文本层面的转译和编辑。
其一,“置换”是一种叙事逻辑的编译手段,设计者可以以拼贴的方式打乱传统叙事的时间线,创造出蒙太奇式的空间语义。例如:一些氛围相对静谧的邮轮餐厅,可以采用统一的明代式样,营造出连续稳定的空间叙事感;而在中庭购物区,则不惮于混搭各个朝代的装饰风格,以达到感官上的跳跃刺激。
其二,“置换”可以改写传统空间元素里不同因素的权重,一些传统结构构件可以反转“装饰”与“结构”的权重,如歇山顶可以转变为装饰构件悬挂于公共区域顶部。同理,一些传统装饰图案“置换”后可以发挥结构功能,如在回字纹形态基础上生成的坐具。类似的关系广泛存在于当代邮轮空间传统元素转译的实践中,形成相互转化的关系,有可能达成新的平衡,形成新的空间语言。结构置换的案例见表2。
3. 印迹与再现
“印迹”的提法来源于乔姆斯基在其论述中提出的“语迹”概念,他认为语言深层结构中的成分移位之后,会在原有位置留下痕迹,并产生一定的语义。埃森曼在建筑领域借鉴了这一概念,他把建筑视为各种先发或后至、内部或外部、直接或间接力量碰撞塑造的结果[11]——“如同人把脚伸进沙堆里,形成了印迹,但当脚离开沙堆时,还可以根据印迹的大小、形状、深度,推测出人脚的力量和作用形式。”[12]
在邮轮空间中,“印迹”主要继承传统元素的组织关系(如墙体、家具)、形态轮廓(如器物、窗洞)等属性,而在材料技术、使用方式层面进行改良。如斗拱元素可以提炼轮廓形态,以平面装饰图案喷绘于舱室天花与墙面的交接线,作为原始梁柱结构件“印迹”的反映。“印迹”还可以作为检验设计符号语义的手段,如月洞门连接两个不同空间,暗示通道位置,因此该符号不宜作为灯带造型平贴于舱内墙面,否则易造成用户误判。
由此可见,传统空间元素转化后产生的“印迹”可以投射出元素背后的文化意涵。用户在接触到一个由传统空间元素转化而来的新产物之初,倾向于比照传统原型,并由此迅速产生预判,参照原始定位对新产物的空间角色、使用方式、体积重量等因素进行估测。如果进一步的体验与预判吻合,则有利于用户快速形成认知,引导合理利用新的空间产物。印迹再现的案例见表3。
(二)具体转化方法举例
基于上述转化步骤,研究在此处试列举三类邮轮空间中传统空间元素转化运用的常见方法,并结合案例具体分析。
1. 尺度改写
在邮轮的公共空间中可以使用“超尺度”手法,将一些常规尺寸的空间元素放大,进行有目的的夸张强调,提升传统元素的识别度。该手法首先适用于一些较为独立的元素,如选取具有雕塑感的榫卯结构放大作为艺术陈列(结构体);也可以运用于具有构架性质的传统空间元素,如将传统造型楼梯放大置于邮轮中庭;此外,一些成体系的结构也可以整体放大,如将传统地面铺装形式以夸张尺度覆盖公共空间。
邮轮中游客参与度和体验较高的功能区域,可以使用“压缩尺度”手法,使元素适应用户近距离观看使用。“压缩尺度”还往往伴随着传统空间元素使用方式的迁移,起到增强互动性的效果,如在邮轮器物设计中,将传统梁架结构缩小到桌面尺寸,作为家具,运用在客房餐厅等空间。尺度改写的案例见表4。
2. 复制和堆叠
复制和堆叠是一种通过数量增加和排列形成新的符号语义的方法,数量的增加往往伴随着符号语义的强化和改写。该手法的操作对象主要为传统空间中的小尺度元素,以复制、倍增、镜像、堆叠等手段将元素单元转变为聚合体,使之在空间中构成新的体积关系。该手法可以针对各类器物、藻井单元等小型空间元素,应用在大体量、连续性的邮轮公共空间中,如在中庭堆叠传统器物构成大型雕塑,以庞大的体量和造型形成视觉冲击力。复制堆叠的案例见表5。
3. 平面化与立体化
“平面化”指将对象元素由三维构造物改写为二维平面图形。该手法适用于各类空间的立面装饰,可以将一些具有识别性的传统建筑、构造、家具、陈设物的形态转变为邮轮空间中的图案、纹样以及标志,有利于在内部空间形成统一的语言。“立体化”则反之,在遴选对象时倾向于改写扁平化的元素或图案,最终可以生成各类三维构筑物,形成邮轮中的家具、独立小空间、立体导视等。在手段上,“立体化”将元素进行拉伸、扭转、包裹、剪切等,将平面元素转化为空间体积。平面化/立体化的案例见表6。
本文将中国传统空间元素转译方法作为邮轮空间设计的研究内容,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传承和邮轮消费和体验的实际需求,以及当代人的行为习惯和审美趋势,力求在邮轮空间设计中将传统空间元素的语义价值发挥到最佳[13]。
传统空间元素系统庞杂、种类繁多,为在邮轮中进行有价值的转化,本研究选择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论证了传统空间元素作为一种语义符号体系,具有类似文本的可读性、可编辑性,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传统空间元素转化工作框架。
研究首先梳理了七种典型的传统空间元素表征形式,分析其空间语义、体验方式以及在邮轮空间中的运用可能性。随后,在方法层面,提出了传统空间元素在邮轮室内的转化步骤:(1)通过形式图解的方式,提炼传统元素的尺度、轮廓、肌理;(2)以语言文本的逻辑编辑传统元素,以“结构置换”的方法形成传统元素的新的语义关系;(3)基于“印迹”的概念建立或评价传统元素在邮轮空间中新的语义关系。
最后,研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传统空间元素在邮轮设计中的具体方法:尺度改写、复制堆叠、平面化与立体化,以期对中国首制邮轮的室内装饰设计提供一些具有可实施性的建议。
[1]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邮轮功能研究
[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2] 让·鲍德里亚. 物体系[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梁思成. 中国建筑的特征[J]. 建筑学报,1954(1):70-71.
[4] 赖德霖.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J]. 建筑师,2009(1):22-30.
[5] KOOLHAAS 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M]. Köln:Taschen,2018.
[6] B. 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 吉尔摩. 体验经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游轮设计风格
[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8]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 王雷. 乔姆斯基生成语法述论[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
[10] 诺姆·乔姆斯基. 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1] 汪瑜. 彼得·埃森曼的建筑图解[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4):92-96.
[12] EISENMAN P. Diagram Diaries[M]. London:Thames Hudson,2005.
[13] 张爱莉,沈妍君. 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可拓性应用[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