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24日)下午,北京大兴警方通报称,一名56岁江姓男子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车游览时,自行下车擅闯白虎展区,严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游客在野生动物园内违规下车、停车、开窗喂食等事件已多次重演,严重的曾造成人员死伤。“血的教训”,每每造成广泛关注,但将涉事游客刑拘的处置方式尚属少见。北京野生动物园在此次事件说明中写道,事发于10月23日下午,该游客违反园区规定下车、非法闯入白虎展区,对工作人员的劝阻没有任何理睬,不断用语言、动作挑衅动物。所幸,因触发展区内安全防护装置,加上现场工作人员及时施救,闯入者没有受伤。其在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之后,被警方带走调查。10月24日上午,一则声称“北京野生动物园有游客下车冲进虎群”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南都记者在画面中看到,一名身穿羽绒服的男子蹲坐在草坪深处,与其对面的虎群呈对峙状态,多名工作人员已携带施救工具赶到,同时也在劝阻其他下车的游客回到自己车内。随后,视频内容得到园方证实。10月24日下午,北京野生动物园通报称,10月23日14时左右,该园区负责自驾游览区白虎展区安全巡视的工作人员在展区外巡逻时,发现有一名游客从自驾车辆上突然违规下车。其对工作人员的劝阻没有任何理睬,反而加快脚步跑过防护坡,随后跳入展区隔离沟。工作人员见状,一边喊话闯入者不要乱动,一边向动物投喂食物,以分散其注意力,并迅速向上级汇报。在工作人员现场施救的过程中,该游客始终未听从施救口令,从隔离沟底爬向展区内侧,与展区内的11只白虎对峙,不断用语言、动作挑衅动物。随后,工作人员进入白虎展区,将闯入者制服并带离,移交警方。自上世纪90年代,国内第一家“放养式”的野生动物园开业之后,这种新形态就受到公众欢迎,成为家庭出游的选择之一。相较于传统的“圈养式”管理,野生动物园展现出了动物更接近自然的状态,给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互动的机会。然而,由于管理难度增大,也相应增加了野生动物伤人的风险。南都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国内的野生动物园已发生多起人员伤亡事件,曾有饲养员或园区管理人员被园内动物袭击,也有游客因违反园区规定引起舆论谴责,严重者致死致伤。2015年7月4日,四川一名2岁男童随多名成年人在雅安碧峰峡景区五豹园游玩时,将右手臂伸进白虎园通风防护网的空隙中,不慎被一只白虎咬住手臂,肘关节以下部位被咬断。
同年8月12日,一名女性游客在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白虎园区自驾参观时,违反规定自行下车,受到老虎攻击受伤。事发后,秦皇岛野生动物园迅速组织救治,该游客在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7月23日,32岁的女游客赵某自驾车载着其夫刘某、其母周某和2岁的孩子到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游览,在距离东北虎园西北门出口19米左右的柏油路中间,赵某从副驾驶位置下车,向车头前方绕行。约13米外的巡逻车司机发现赵某下车后,立即用车载高音喇叭喊话要求其上车,赵某侧身张望之时,被老虎咬住背部拖走,其57岁的母亲周某也下车上前试图营救,遭老虎袭击。该事件造成周某死亡,赵某受重伤,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公众对野生动物园安全措施的关注。
2017年8月18日,仍然是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又发生了一起黑熊咬伤游客事件。事发后,北京市延庆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则发布通报称,该游客系在自驾游览过程中私自打开车窗向黑熊投喂食物,被黑熊咬伤左臂。 然而,这些“血的教训”并没有完全杜绝游客在野生动物园区做出危险举动。2018年,有网友在北京野生动物园观光时,曾抓拍到另外几名游客中途下车采摘园内的山楂。2020年,一名小女孩被拍到坐在车顶游览野生动物园,视频中清晰可见路边的指示牌,上面用大字写着“匀速行驶,请勿下车”。南都记者了解到,发生此次事件的北京野生动物园,其内部分为自驾游览区、步行游览区、猛兽体验区三大动物游览区,其中2015年开放的自驾游览区可提供自驾车游览和小火车游览,进入猛兽体验区须乘坐园区观光车。无论自驾区还是猛兽区,均明确禁止下车。事实上,明文禁止游客下车已经成为国内野生动物园区的“标配”。如上海野生动物园规定,游客“不得在车入区内擅自超车、下车、开窗或中途停车”;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在游览须知中写道:“自驾车辆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禁止货车、敞篷车、拖拉机、特种车、玻璃升降器有故障或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进入。进入乘车区时,请管好车窗、门,时速限制在5-15公里。”2016年致1死1伤的“7·23”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中,被老虎袭击的游客入园时也签订了《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其中包括如下内容:悲剧发生后,由北京延庆区安全监管局牵头,多部门组成的“7·23东北虎伤人事件”调查组于当年8月24日公布了调查报告,认定该事件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随后动物园恢复营业,但东北虎园不允许游览,猛兽区自驾游暂停。被袭击致死的周某家人,后来将园区运营方告上法庭,最初下车的女子赵某称,她们一家入园游览时,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那份责任协议,“我们不知道那是一个生死状。”关于游客在动物园内被动物袭击的责任认定,南都记者了解到,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同时,该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第二十七条规定:“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因此,在野生动物的管理中,园区也应当自证尽到了管理职责。事实上,近年来国内的野生动物园也在完善、升级安全管理措施。南都记者检索发现,在2015年男童被白虎咬断手之后,雅安碧峰峡景区五豹园将事发园区的通风防护网加密;2016年“7·23”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后,事发的东北虎园曾停业整改,重新开放时增设了电网和“严禁下车”的警示牌。此次事发的北京野生动物园,除了加大巡视检查力度,也直接用宽大的壕沟将猛兽与游客进行物理隔离。园方曾公开介绍,该园区设置的壕沟(隔离沟)深度超过10米,与游客最接近处至少8米远,壕沟外围还装有电网,可在紧急情况下防止猛兽伤人。当56岁的江某“跑过防护坡、跳入隔离沟”,还试图“从隔离沟底爬向展区内侧”时,仍触发了展区内的其余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其中一道隐蔽式装置起到了关键的防护作用,使闯入者与动物之间始终没有发生实质性接触。或许值得欣慰的是,江某擅闯虎园事件被曝光后,网友再次密切关注野生动物园内的安全管理问题。在此次事件的通报中,北京野生动物园还特别感谢了事发时驾车经过白虎展区的其他游客,称:“正是因为你们积极配合展区工作人员的指挥、疏导,为我们的施救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共同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