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致匠心」 聆听东航那些一生一事的匠心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5 17: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劳模是什么?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

是最美的劳动者


劳模精神是什么?

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在2020年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劳动模范

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

重要讲话精神

满怀喜悦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东航工会特别编制了中国东航

《致敬时代领跑者》劳模先进画册


画册精选中国东航

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岗位的

 70位劳模先进代表

画册以图片和文字集中展示了

劳模先进代表们

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业绩

诠释了他们具有的

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

他们是东航人的卓越代表

是时代领跑者



一位劳模,一面旗帜

一位工匠,一份专注

人对完美和极致的不懈追求

炼造了匠人之心


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有追求、有专注

专注于听从内心的安排

在一年复一年的重复中

以千锤百炼成就一事


唯有诚者,能致其极

一个匠人诞生的背后

是一个人在梦想长河中的沉淀

更是一个人一以贯之的不灭初心


匠人的追求与专注

是无数次重复之下的化为品性的习惯

它饱含着逆境里永不言弃的坚定

和嘈杂中自信沉着的从容

世界瞬息万变

匠人平静地磨砺着时间

面对内心的挑战

与之和解

最终达成一种共同成就


一生只需做好一件事

做到极致就够了




谢远征

与共和国同龄的功勋飞行员

曾任飞行部飞行教员

194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

 1986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198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当一个人收获成就,又历经磨砺,才能更懂得匠心的价值,这位共和国同龄人的传奇仍在继续。


在东航飞行部,出生于1949年的谢远征有一个亲切的外号“谢大个子”。1966年,在经历了无数轮筛选和考核之后,谢远征从几千名空军飞行员的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当时的空军第二预备航校学习。1978年,随着中国民航的改制,谢远征脱下军装换上了民航飞行员制服。在当时,中国民航的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00多万人次,机型也主要是苏制伊尔-14、伊尔-18、里-2等,像英制三叉戟这样的,载客量在100人以上的客机还不到20架。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国民航开始着手引进美式飞机,由于技术过硬、作风优良,谢远征被选为第一批赴美国学习麦道客机驾驶技术的飞行员。



在美国学习新机型的那段时间,谢远征每天都过着飞行教学区和宿舍间的两点一线生活,他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背诵新飞机座舱图,弄清弄懂飞机结构与驾驶原理。当登上真机驾驶的时候,他娴熟的动作和稳定的操控,一下子就征服了旁边的美国教员,对着他直挑大拇指说:“中国飞行员,棒!”


从美国学成归来之后,谢远征开始驾驶新型的大型宽体客机执飞中国民航首批上海—洛杉矶这样的远程跨洋航线。为“东方航空,飞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谢远征在41年翱翔蓝天的飞行生涯中,被授予了无数的荣誉,但他心目中总有一个情结,就是什么时候才能飞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民航客机。作为民航功勋飞行员,古稀之年的谢远征虽已两鬓斑白,却仍担任着中国商飞公司的飞行教员,他不仅参与了中国新型客机ARJ21飞机的操控系统设计与改进,同时还负责该机型全动飞行模拟机的教学研究工作。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民航功勋飞行员,他的传奇还在继续。




武建明

国家功勋飞行员

山西分公司飞行部安技分部

高级飞行管理

196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 

2010年山西省劳动模范

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以蓝天为幕,与银燕作伴,民航38个春秋历程,他从一个人的“吾师”到大家庭的“武师”,桃李满天下、建功在蓝天。


2020年中国民航局授予飞行作风严谨、安全飞行2.6万小时的武建明国家“功勋飞行员”称号,并获得飞行安全金质奖,这是一名民航飞行员的最高荣誉。


2.6万小时意味着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近三年的时光,但对于飞行员来说安全飞行2.6万小时。按照每年飞行时间不得超过1000个小时的规定,意味着至少要连续26年无差错飞行。总里程数相当于绕地球508圈。



2020年2月15日12时07分,一双银翼划破天际,护送着由100名医护工作者组成的第八批山西支援武汉医疗队,从太原起飞驰援湖北,执飞这个航班的机长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功勋飞行员”武建明。


1983年首次飞行,一起一落间已是38个春秋,将入花甲之年的他,航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飞行安全金质奖”见证了他执飞安-30、运7和B737-300、B737-NG等机型,见证了他执行航空摄影、地图勘测、运输航空等飞行任务。



几十年如一日,每当有飞行任务,武建明总是比很多年轻飞行员要更早出现在ACC大厅。航前体检、签到准备、查任务书、下载放行资料、分析航路天气、与客舱机组协同准备,每一项工作都严谨细致、井井有条。在飞行部,他待人诚恳、教学严谨,被人亲切称为“武师”。在安-30、运七和B737三种机型上,他共带教过的40多名学员,现在都已成为飞行业务的栋梁之才。


“武师,明天怎么飞?”“明天,严格执行手册,用心飞!”这是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回答。




董文奇

翱翔蓝天的“银鹰”

武汉公司飞行部一分部书记

196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

2015年度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他靠着韧性和悟性,深刻感受划破长空的银翼,领会发动机的轰鸣,收获翱翔蓝天的愉悦。


董文奇1979年参军,进入空军第六飞行学院学习,3年后,20岁的他加入了空军“八一”表演队,是1982年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第八期最辉煌的队员之一。 


他能成为这支肩负“国家大礼、蓝天仪仗”使命队伍中的一员,是幸运的,也是拼搏出来的。他在空军服役的十五年军旅生涯中,曾参加近百场飞行表演,先后荣立四次三等功,受到多位中外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飞行中的董文奇犹如一名翼尖上的舞者,将战机驾驶的速度、力量、技巧完美结合,演绎了一场场娴熟华丽的空中芭蕾。



1994年董文奇转业来到民航,与驾驶空军战斗机电光火石间的惊心动魄不同,民航航班承载着旅客的生命安全,更追求平稳与舒适。驾驶民航客机,对于一名在部队习惯了风驰电掣、自由翱翔的专业飞行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董文奇很快掌握了民航飞机的驾驶技巧,短时间完成角色转变,先后成为运七、波音737机型机长、教员。


2001年初的一天,董文奇执飞武汉—北京航班,货仓有4000公斤货物。由于操作人员疏忽,舱单记录上显示的却只有400公斤。飞行中,董文奇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凭着多年的飞行经验,他迅速调整飞行方案,启用人工飞行程序,与副驾驶密切配合,让飞机安全地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董文奇努力探求安全飞行技术,他挚爱蓝天,视安全如泰山,全心全意践行着一名职业飞行员对确保安全的承诺。




王希斌

飞行安全的“螺丝钉”

东航股份运行管理部副总经理

196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

2004年全国民航劳动模范

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从一线到机关,从机关到一线,再从一线回到机关,他用奉献书写经历,当组织需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在王希斌翱翔蓝天的23000小时里,没有发生过任何人为原因的差错及以上事件。不仅如此,他还执行过多次重要保障专、包机飞行任务,成功处置了多次飞机险情,体现了一名职业飞行员的专业素养。



新冠疫情发生后,为了确保剧增的货运包机航班依法合规,配合国家、公司疫情物资运输需求及复工复产号召,打赢防疫抗疫攻坚战,王希斌按照公司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带领团队与国外多家民航局进行多次沟通协调,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使公司先后获得了美国FAA、欧盟EASA、澳洲民航局对东航改装机和非改装机客舱内装货的认可,并获得加拿大交通局、英国民航局、日本民航局等境外局方对非改装机客舱内装货的认可,为公司在疫情期间正常运行做出了贡献。



在职31年,王希斌秉承着一如既往对国家财产、人民安全的责任初心,将飞行安全放在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的政治高度上,不断精益求精,不论在一线还是在机关,他都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队伍建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心聚力,是东航高质量发展前进路上最忠诚、坚定的一颗“螺丝钉”!




蒋秀玲

第一代女机务维修专家

曾任山西分公司机务维修部高级工程师

194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

1998年全国民航劳动模范

199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她,钟爱飞机,熟悉飞机,飞机在她的眼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从学飞机到造飞机,再到修飞机,她始终无怨无悔全心投入。


蒋秀玲是东航山西分公司的一名退休机务维修高级工程师,她1947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1965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上世纪70年代,蒋秀玲进入陕西汉中的182飞机制造厂工作,她和同事们仿照苏式安-12飞机,用四、五年的时间造出了国产运-8飞机。上世纪80年代,蒋秀玲进入民航领域开始从事飞机维护工作,在内场修理、外场维护、质量监督等岗位上,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特别是外场作业的前几年时间里,蒋秀玲作为团队里唯一的女性,她冒着严寒酷暑,披星戴月,和男同事们一样在飞机上爬上爬下。蒋秀玲先后维护过伊尔-14、安-12、y7-700、雅克-42、波音737-300等多种机型,而经她处理的排故案例总能成为教科书式的样本。比如90年代初,山西引入雅克-42飞机,由于机型和维修资质的局限性,蒋秀玲经常被单位单独外派到全国各地排故,她总能精准定位故障原因、带上符合故障条件的部件、用最快速度排除故障。



1993年在深圳机场的一次排故工作中,她用一个部件解决了三个故障灯亮的问题,得到了当班飞行员、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诸多点赞,也是她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排除飞机各种疑难故障的一个缩影。作为单位里的技术骨干,她曾自制飞机校验设备,参与多次飞机改装的培训授课工作,翻译多种机型的俄文、英文资料和技术文件。作为一位与飞机结缘三十多年的“老民航”,蒋秀玲见证了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她为祖国的民航事业、为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航劳动模范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1998年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韩少辉

机务维修领域的创新高手

技术公司西北分公司计量检测中心主任

197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

2007年全国民航劳动模范

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


他勤恳耕耘,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东航首席技术专家;他披荆斩棘,在维修领域闯出一片天际。唯有诚者,能致其极。


韩少辉维修飞机技术精湛,遇到问题善于思考。有一次,在修理飞机甚高频通讯收发机时遇到接收机灵敏度偏低的问题,依据维修手册进行调节,灵敏度仍然无法改善提高,即使更换新的收发控制板也不行,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努力,灵敏度仍未好转,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后,韩少辉仍坚持不懈,他重整思路从头开始,又经过长时间反复调节摸索,最终灵敏度指标调节恢复正常,他及时总结经验与大家分享,使类似调节过程少走弯路,正是他的这种坚持,再难、再复杂的故障都能得到解决。



在精湛的维修技术之外,他更善于总结和提出改进方法。航空维修是个高投入的行业,大部分的维修设备需要从国外原厂采购,费用高。他认为维修工作开展不能全靠企业的大量投资,应通过自主创新,深挖现有设备的潜力,解决维修资源问题。



从最初通过自制的航空数据传输模块结合现有设备,顺利解决了音频控制盒、无线电管理组件维修测试过程中航空数据收发分析问题后,他带领技术团队先后完成飞行控制组件、飞行警告计算机、音频控制组件测试台等50多部机载设备维修实验台的自主开发工作,成功建立了这些机载设备的自修能力。这些修理项目的投产,最终解决了飞机附件维修的生产急需。




杨祎平

飞机大修工程的专家

技术公司甘肃分公司副总经理

197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

2010年甘肃省劳动模范


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劳模精神;他危急时刻,舍己救人,在冰湖上勇救落水祖孙不留名,这是劳模本色。


自1997年大学毕业来到兰州中川机场,杨祎平同志一直坚守在飞机维修一线,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新时代机务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他常说:“干机务这一行,故障就是命令,事故就是警钟,只要航班安全正点,我心里就塌实。”这些年来,他参加现场抢修和故障处理多达千余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A320飞机8C检中,技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工作是飞控舵面的离位、安装和校装。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准备课件并完成培训,确保襟翼、缝翼、副翼、升降舵等舵面一次性校装成功;他刻苦钻研,将Bae146飞机千斤顶改造成A320飞机的吊架千斤顶,解决了发动机离位施工难题,被列入东航股份公司技改项目。从完成飞机驾驶舱监控设备改装、交直流供电系统自动转换改装、大翼锥度螺栓改装到零应力顶升及更换整张蒙皮等东航首做项目,都有他率领团队奋战的身影。



2021年11月18日17时,在兰州新区二号湖畔祖孙二人意外落水,危急时刻,杨祎平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起祖孙二人,然后悄然离开,不留姓名。获救家属经多方查找,将“见义勇为,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东航技术甘肃分公司,这则冬日里惊险又暖心的故事才被大家知晓。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工会授予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称号。




李文丽

凌燕品牌培训师

客舱部凌燕乘务培训师、客舱经理

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

2004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

2010年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你有傲人风骨,你有蕙质兰心,三万英尺是你追求极致的高度,三尺讲台是你匠心传承的维度,三十五载芳华如初,逐梦前行。


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李文丽始终秉承着“严谨、高效、激情、超越”的服务精神,坚守岗位、追求极致,成为东航服务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她曾说过:“择一事、终一身;倾全力、守初心。”在35年的飞行生涯中,她总能第一时间洞察到旅客需求;她总能率先垂范事必躬亲;她用臻于至善之心,甘于奉献之心,将“小我”融入“大我”,诠释着“小善大爱”,弘扬着“东航精神”。



匠心传承勇攀高峰。作为全国劳模,由她领衔的李文丽空中服务创新工作室是中国民航首家省部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她把劳模团队实力转化为生产力,创建了“李文丽劳模团队创新服务法”、“以人为本‘燕’字管理法”。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抓手,打造“三心客舱”,把匠心服务与真情服务相融合。开展劳模师徒带教、客舱系统共飞等人才培育工作,通过机上带教、地面带教、项目带教、活动带教,建立劳模型人才培养后备梯队。在她的带领下劳模团队对内推出联盟课程,对外开展劳模巡讲,通过定点扶贫、社会公益、共建交流,肩负社会责任,推广“匠心品牌”。



三十五年,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李文丽始终铭记岁月的回响,珍惜时光的馈赠,把使命视作生命,把平凡做成不平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的劳模精神,彰显了东航“立足小客舱、服务大世界”的担当格局。




张晓忻

扎根一线的空中服务专家

客舱部乘务二部副总经理

197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

2016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9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将简单的工作做到最好,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你是原野上盎然的春草,你是冬日里不灭的暖阳。


二十六载风雨兼程,张晓忻兢兢业业奋战在航班生产的第一线。她常说“保障旅客安全”、“让旅客满意”是26年坚守的初心和责任,从未改变。因为这份坚持,她成为客舱队伍的行家里手。她业务技能精湛,在执行重要航班、航线审计、各类首航和VVIP航班,包括两会包机、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罗马首航、凯恩斯首航以及部分中外各国首脑专机时多次得到国家和公司的嘉奖。



将简单的工作做到最好,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张晓忻始终坚守旅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多年前在悉尼飞浦东的航程中,一位老年轮椅旅客吴阿姨突感不适,张晓忻及时上前询问,得知吴阿姨患有 “气胸”病症,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技巧,张晓忻立即使用机上氧气瓶为吴阿姨供氧,并采取按摩揉压手部穴位的方式缓解旅客病情。近7小时的陪伴,张晓忻不顾休息,一直到航班平安落地。送别之时,吴阿姨和老伴儿紧紧握着张晓忻的手,一度哽咽。吴阿姨激动地说,“感谢东航救了我一命,更感谢你的照顾,你就是我的天使。”



张晓忻执行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任务,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她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执飞MU9003援鄂医疗队包机任务。这些都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劳模的担当。张晓忻精细致远的服务理念影响了周围一大批员工,真正起到了劳模的先锋榜样作用。




刘仕英

新时代乘务员的领跑者

客舱服务部乘务二部分部高级经理

198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

2017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以安全为根,践行职业使命;以服务为魂,传递善意与温暖。才华于技能并重,榜样于传承同行。她,用行动筑起空中的美丽桥梁。


刘仕英,2007年10月进入东航客舱部,是李文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名导师。她作为高级空中服务专家,工作中精益求精,总能关注到每个细微之处,往往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体贴的举动,都能换来旅客最满意的笑容和真挚的感谢。



对于刘仕英来说,这些细微的服务是平时一直坚持的工作重点,也正是因为她的优异表现,才使得她在过去的几年里执行了许多重要保障航班,比如两会政协专机、上海党政代表团包机、撤侨航班、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保障航班等等,她的优雅和专业都得到了贵宾们的大力赞扬。在历届进博会期间,她也承担了重要外宾的保障任务,呈现给旅客们最贴心的服务。



在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她主动请缨参与了多班疫情防疫保障任务,接回滞留在海外的147名中国湖北籍同胞以及运送260多位医护人员和物资前往武汉,主动缴纳特殊党费,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加油。作为一名分部经理,她用心、用情、用理对员工进行科学管理,并时刻传递着善意和温暖,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刘仕英始终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踏踏实实地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一名党员、劳模导师、基层管理人员的光和热。




刘明雅

奋战在地服一线的女站长

曾任地服部培训管理部总经理

196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

2009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


作为东航同龄人,她见证了东航地服系统的每一次跨跃式发展,34年的职业生涯里,她始终如一地用“工匠精神”默默践行着岗位职责。


“韧”的力量,令人佩服的东航女站长。1987年刘明雅进入东航成为了一名民航工作者,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能,很快成为了东航的业务骨干。她曾是令人佩服的东航女站长,是她让外站代理对严谨务实、认真执着的东航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细”的服务,现场就是地服人的战场。“以客为尊,倾心服务”是东航地服工作一贯秉承的理念。刘明雅回国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最辛苦的一线一干就是整整十年。期间她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创建了“金钥匙”头等舱服务小组和“金鹰”反偷渡小组,对提升东航服务品牌以及东航欧、美、澳等重点航班的顺利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的作风,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刘明雅在地服系统的多个岗位任职,从客运到装卸,从业务到党务,她在34年的职业生涯中书写了无限可能。她将6S管理理念引入班组管理建设、建立“员工之家”、开展“寻找最美一线员工”等活动,倡导做好“真心人”、“贴心人”和“有心人”。



“匠”的精神,做好地服人才的培训师。在东航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刘明雅作为人才培养的推进者和一名长期奋战在地服一线的“培训师”,她带领团队建立了地服在岗培训体系,积极开展上海市专项职业能力项目、优化完善地服人才培养体系,与首席技师团队成员共同编写了7部《地服创新工作法》。




梁桂红

推动北京大兴机场“第一改”的东航人

地服部行李服务中心副总经理

197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

2019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


满怀赤子之心,远赴千里之外,近百个不眠夜,上千次严密测算,她用坚守、坚持、坚韧推动大兴机场第一改,她的故事还在继续。


梁桂红传承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基因,她是支援国家建设的一位普通上海人,闪烁着上海建设者独特的风采,她还是“中国奇迹”的践行者和见证人。



逐梦大兴,栉风沐雨。2018年初,梁桂红以航空地服专家的身份被派驻到北京,参加北京新机场筹建工作。她带上安全帽,像个普通的建筑工人一般穿梭在满是钢筋水泥的机场内,就着现场满是灰尘的空气与团队成员探讨、模拟运行流程。为了预判、规避风险,她像根钉子一样钉在现场,实地测量、摸排。凭借着她专业敏锐的洞察力、持之以恒的坚韧品格,通过上千次反复测试,团队提前发现了严重影响运行效率的潜在缺陷,成功改造大兴机场行李分拣区层高对航空器集装箱作业限制的隐患,成功推动北京新机场“第一改”,获得民航局专业人士认可和表扬。



民航匠人,砥砺前行。2019年下半年,筹建接近尾声,她又随即转变角色,由筹建模式切换为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智能技术、全自助无纸化智慧地面服务新流程,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做出新贡献。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举世瞩目中顺利开航,梁桂红团队打造的“one ID”模式实现了从购票到机舱口的全程刷脸,开启了立体化智慧出行服务,成为了5G技术在全球民航业的首个成功创新应用,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奇迹下的智慧出行新方式。




郑璐

东航员工服务的“大管家”

综管部职工服务中心总经理

197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

2019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她是员工 “管家式”服务的倡导者,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幸福东航”建设全过程,打造了“互联网+员工服务”的新模式!


郑璐1994年7月进入东航行政处负责公积金工作,她的第一份工作就与员工利益息息相关。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努力打赢了非典期间公司员工公积金贷款保卫战以及公司住房制度改革攻坚战。



2014年12月她调任综合管理部职工服务中心总经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积极推进“幸福东航”建设。通过整合公司内外资源,把人文关怀融入员工服务工作,在内部员工关怀、女职工关怀、车辆保障、交通出行等方面,不断为员工提供更多、更好、足不出“户”(不出企业)的 “管家式”服务项目,实实在在地将员工关爱、幸福东航落到了实处,也向广大员工展现了一个集信息与渠道、审批与办事、管理与协调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窗口,是一个新的服务模式。同时,通过线下“职工服务联合办事大厅”、线上“幸福网厅”的互融互通,进一步整合资源,丰富载体,聚焦员工关心的小事、难事、具体事,真正为员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在郑璐的带领下,职工服务中心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模范集体”、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职工服务中心是打造幸福东航的中坚力量,是服务员工的响亮品牌。她立志以此为动力,继续带领团队用真诚、细致的服务成为和谐东航的纽带,为东航员工营造幸福温馨的港湾,为建设幸福东航贡献积极力量。



他们在光阴的流转里

保留着最原始的初心和匠心

一年复一年

时间齿轮的转动从未停止

匠人的执念也从未消退

当历经时光蹉跎

收获梦想成果

才更懂得匠心的价值


初心在方寸

咫尺在匠心

向每一位匠心者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