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MU5735黑匣子已找到:东航坠机事件,请避免这5种心理伤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3 17: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本以为,3 月 21 日下午,也会是平常的一天。

 

谁能想到有些人,却再也等不到那句稀松平常的“落地平安”。

 

民航官方网站最上面有一条写的是:

 

中国民航已安全运行 4227 天,安全飞行超 1 亿小时,但在 2022 年 3 月 21 日这天,这个记录被打破了。

 

它反复提醒着我们接受这个冰冷的现实。

 

作者丨杜言心
来源丨简易心理学(xinli01)



3 月 21 日下午,一架东航搭载 132 人的波音 737 客机 MU5735 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并引发山火。


机上人员共 132 人,其中旅客 123 人,机组 9 人。

 

看到新闻,心姐和大家一样心痛。

 

我无法想象当一架飞机从 8000 多米的高空极速坠落,最后一刻飞机上的他们该有多绝望?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研究心理学多年的人,虽然我已帮助很多读者解开了他们的人生困惑,但是每次面对生死这个课题,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无力感。


好在刚才,官方媒体终于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


MU5735 的黑匣子已经找到,这也意味着我们离东航坠机事件的真相越来越近了。



“离开”、“失去”“、消失”、“死亡”,都是太过刺眼的词。

 

因为我和很多人一样,也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也害怕生命里重要他人的离开。

 

这种对“离开”的恐惧,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有体现。那时班上的同学们对于“长大”都有很多单纯美好的心愿,可以开小汽车啊,可以环游世界了,可以摆脱大人的束缚,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当时性格偏早熟又有些悲观的我,根本就不是这样想的。我只愿时间能走得慢一点,这样身边的亲人就不会那么快老去。

 

生命的自然消亡都让人如此难过,更何况是毫无心理准备的不辞而别?

 

执飞十年的美丽空姐,没有向她的丈夫报落地平安;

在白云机场等待的未婚夫,再也看不到她的准新娘;

相识 23 年的老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上班了,下班见。”

......

 

此前他们或许还在想着在机场等待着自己的家人朋友,盘算着落地之后要如何归家,去哪里吃饭。但这一切,都在航班突然下坠时戛然而止。

 

“我甚至无法亲吻你的骨灰,只能在废墟中悲鸣”

 

飞机上的 132 名遇难者是无法被简单量化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且唯一的生命。

 

生命是如此的渺小脆弱,然而就在这样一起令人悲痛的事故面前,在这揪心的不眠之夜,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却借着舆论对坠机事故的关注度,动起了歪脑筋。

 

那些恶意调侃、散布谣言和灾难营销,实在让人无比气愤:

 

在灾难发生短短一两个小时内,网上竟出现了近 20 位自称就是没登上 MU5735 航班的“幸运儿”。但经媒体多方采访求证,目前可以确认的是,真正没有登上飞机的只有两个人。

 

有些网友不明白媒体为什么一定要去把没上飞机的那个人挖出来,让他快速说出自己的故事,难道只是为了大家感慨一句“你好幸运”?

 

其实在重大事故面前,遇难者家属往往会自我怀疑和否定,他们会悔恨自己在变故前的每一个言语和行为细节,仿佛曾经有无数次可以避免灾难的机会却没被抓住。他们容易将责任归咎于自己,产生深深的内疚感。

 

这些仿冒幸存者蹭流量的人,让生者和家属的痛苦雪上加霜。

 

事故发生后,山西一家房地产公司,似乎嗅到了商机,制作了一张失事航班背景宣传图,立刻对这起灾难打起了“营销广告”:

 


广告一发出,就被官媒点名批评:

 


某些纹眉的商户也借此事的热度在朋友圈大肆营销:

 


某些保险人员开始贩卖焦虑式营销:

 


一些媒体甚至把镜头对准受害者家属,试图用别人的哭声赚取流量。

 

这种陷身于利益之中、游离于事故之外,漠视他人的苦难,输出着冷血的做法,实属可恶、可恨、可憎。

 

请摸摸良心,谁无父母亲人?你们蹭的流量、博的眼球,践踏于上百个家庭的悲痛欲绝之上。

  

人间悲剧面前,做不到有同理心,也请守牢人性底线。

 

这些分食“死亡话题”的看客、唯利是图的“造题者”,拿“人血馒头”哄笑的行为,会对受害者带来严重的二次伤害。

 

要知道,平时那些关心你的行程动态,等待你的航班的亲人朋友,一定是很在乎你的人。

 

当他们打开飞机动态时,看到上面显示的,不再是以往任何一个熟悉的状态,而是“失联”的时候,他们的内心该有多煎熬?

  

倘若他们得知自己的那位家人、至爱、朋友,不是口口相传的“幸运儿”,看到残忍的视频画面转来转去,每点开一次伤痛都在反复被强化。

 

看到商家打着死亡的旗号做推广,他们不仅一遍遍地被提醒,那个爱的人再也回不来了,还要被消费被讽刺,可能让受害者及其家属在社会属性上再次遭遇到某种程度上的“二次死亡”。

 

 

每次意外的发生,都给许多人带来心理创伤。

 

据专业统计,重大灾难中一个死难者会带来近 100 个人的情绪波动,50 个死难者就有近 5000 个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

 

当遇难者亲属好友得知空难事故的那一刻起,他们可能就进入了严重创伤的时刻。

 

在焦虑与悲痛之间,倘若再受到外界其他的扰乱和刺激,就有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

 

请记住,此刻他们最紧要的是救援,最迫切的是帮助。

 

所以东航空难事件发生后,心姐建议大家在密切关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方面,才能阻止当事人的家属们受到这些可怕的“二次伤害”。

 

在此,我呼吁各大网友和平台:

 

1. 如果无法在灾难中感同身受,无法感知遇难者和遇难者的家属的心理状态,无法理解他们经历了什么,也请不要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请对他人遭遇的不幸,表示足够的悲怜之情,多给予一些温暖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温暖,拥有疗愈的力量,才能激发出一个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

 

2. 请媒体避免为了使报道更富感染力,在成稿中添加大量细节描写和情绪化的文字,将受创伤者的私人悲伤推向公共领域,这些很容易造成对受害者及其亲属的二次伤害,会使创伤情况明显恶化。

 

3. 除新闻页面配图外,谨慎处理现场图片和视频,尽可能不转发现场惨烈的图片和视频,尽量别还原痛苦,以免对相关亲属造成更大的伤害。

 

4.不要私自泄露和传播机上人员的个人信息,不要曝光他们的生活照片,去揭别人的伤疤;不要去拍家属的悲痛,窥探他们的生活,请留给他们及其家属应有的尊重,让他们有一个空间安静地接受和疗伤。

 

5. 切勿为了博取眼球,制造营销推广,或冒充事件当事人、当事人家属等,不仅有违道德还可能违法。我们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要参与资本设定的营销话题,以官方消息为准。

 


 

生命太脆弱,我们无法阻止意外,能做的唯有减少伤害。

 

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如果您是机上人员家属、亲友、同事等相关人员,此刻正承受着痛苦,希望能找个树洞倾诉,请在「简易心理学」的后台私信我们,我们将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予你们关怀与支持。

 

搜救还没结束,我们仍然期盼会有奇迹。

 

就像那张没有被烧毁的“平安扣”,稚嫩而坚定的笔迹,写着“事事圆满”“岁岁平安”,勾勒出人们生活的期盼。



*图丨网络

我们无法阻止意外,

能做的唯有减少伤害,

给予关怀与支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